我的父亲母亲

一直以来,总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他们是48年生人,同属鼠。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故乡八里庄,缶山脚下。

父亲姐弟六人,他是兄弟们中的老大。那时爷爷是村里的支书,公务繁忙。于是乎他责无旁贷挑起了整个家庭做农活的重任。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接连侍弄了两头骡子,而父亲就是赶骡子的好手。夕阳西下的余晖里,他用铁刷子刷着骡子满身的杂毛,娴熟而优雅,而那头骡子,居然任他摆弄?

一直到现在,我从书本里知道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不是就是这个境界?

一直到村里家家都开上了柴油三轮车后多年,他才恋恋不舍告别赶马车的年代。一直到今天,除了自行车,他没有操作过其他任何机械车辆。他也曾想过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出于安全考虑,我一直没有达成他的夙愿。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沉默寡言,他几乎没有训斥过我们,也不和他人有过激烈的争吵,甚至于我都不记得他打过他的孩子们。

一直到今天,我们父子都极少用语言去沟通,更多的信息需要母亲在余下的日子里,再向他慢慢一一道来。但他的善良老实和默默承受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孩子们。我们兄弟几人从小都属于比较内向的那种,不讨人喜欢。

很多时候,语言的教化远远小于行为本身,男人之间更善于用行动表达!

一直以来,他似乎就是大家的出气筒,而他从不反驳。我都不记得有多少次,我着急的为他跳出来反驳。

也就是在逢年过节他喝了几两白酒后,才会融入大家的话题,指点江山!看着父亲那白酒微醺泛红的脸,我知道那是我真正的父亲!据说他也有机会参军,也有可能改变他终生为农的命运。

而现实情况却是,他离不开这个兄弟姊妹多人的大家庭,他必须得为这个家庭做出牺牲。顺便告诉诸位,父亲高小毕业,也是识文断字的人,我这也算是书香门第吧。

第一次远离家门在真定读书,秋末冬至的一个中午,父亲骑了一百多里路,驮着一张稻草编的垫子从行唐老家送到了正中。那时候我们同学正在吃午饭,汗水模糊了父亲的脸,他顺势从头上扯下白毛巾擦了几把。我都不记得是否挽留过父亲一起吃,还是暗示他早走算了。只记得心底隐隐不安,然后父亲就匆匆离开了。

后来的日子里,我一直劝父亲买顶帽子,毕竟九十年代的农村,已经极少有人在蒙那种白毛巾了。

一直到今天,他的标志性白毛巾依然健在,我感觉那曾经能给我带来嘲讽和耻辱的,而今成为我欣赏父亲的一道风景!

沉默寡言的父亲为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很多,虽然他行动笨拙,干活最慢。我指的是他干了太多太多的农活,这也是他们那个年代农人的宿命。而这背后能让父亲彻底坚持下来的,我的母亲居功至伟!从大队包产到户分开种地,到大侄女出生我们十三人的大家庭分家种地,历时20余年。

提到母亲,心里总是莫名的惆怅。

还是回到孩童吧,那时候虽然家里穷,她却总能变着法子让我们吃饱。简陋的家,也总是整洁,收拾的井井有条。而她,更是不超过三天便洗一次头。她好像有无穷的精力,白天和汉子们一样出工,晚上收拾停当后就摇起了纺车。少年的我,就是伴着嗡嗡的纺线声,进入梦乡。

进入85/86年代,我们那个丘陵地带还是没有充足的白面馒头供应,能吃上充足的白馍馍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从读初一开始,每年的寒假,我推着板车,往家里拉一年的垫圈土。备用我家的有机肥生产工厂,其实家家都有。那时候中午家里其他人吃着豆渣饼子或红薯稀饭,母亲特意准备好两个大白馍馍递给我,那应该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奖赏吧。直到今天想起来,依然还是飘飘然。

那时候心里窃喜,原来好好干活就是大不一样!母亲没有谆谆教导,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努力付出,就有回报!

我们母子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我高中毕业。我因为自己的心理综合问题当了逃兵,整天钻在家里,闭门不出。母亲原本以为我考的不好,羞于出门,应该没多久就释怀了吧。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好言相劝无效的情况下,母亲开始一言不发。母亲给家人做好饭菜,自己一口未沾,就去地里干活了。晚上她拖着疲累的身子回家,依旧是做好饭后,就去洗衣服了。母亲用她疲累不进食的身子,对抗(陪伴)着那个无精打采,横亘在炕头的儿子,直到我走出家门。

直到今天,我依旧不甚明了,是母亲自我惩罚的模式瞎坏了我,抑或我心疼母亲?还是我真的想通了什么?

母亲的勤劳善良并没有获得上天的眷顾,反而是灾难重重。三岁丧母的母亲,中年丧子,暮年又因脑出血致残。我曾经以为我坚强的母亲会坚持锻炼恢复正常,她曾经是多么要强的人啊!

然而在我们兄弟出门干活,无人监督全面护理她的情况下,她就慢慢废了武功。到今天也只是拖曳在自家小院,三十步的距离成为她最远的征程,三点一线用在她头上实不为过。或许,她是真的累了吧?

善良的母亲没有一件光彩照人的事迹,甚至于到现在她还认为是自己拖累了自己的孩子,没有照顾好我们。拙手笨脚的父亲已经默默侍候了母亲十年,本不顺溜的后背愈显佝偻。曾经的我一直抱怨父亲没有照顾好母亲,而今半天时间晚归的父亲,却是母亲最大的牵念!

或许,歌词里,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也可以套现给我的父亲母亲,虽然他们如此平凡。

或许,活下来,才是唯一的希望!

亦即,儿安在,双亲安在,足矣!

                          田英伟谨记于20170310222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我家是在湖南西北山区一个叫做张家村的小村庄,是真正可以称为穷乡僻壤的地方。那个年代,食不果腹之事在那个小乡村...
    康若雪阅读 3,826评论 0 4
  • 以下关于母亲的文字全来自于长辈们的回忆。含着泪记下此文纪念我的母亲,感谢我的父亲养我长大。母亲:1945年8月12...
    大漠无言阅读 4,369评论 38 27
  • 1.“牛津树”主要点读了“get Dad”,听了D29音频;2.晚上唱歌词认字《义勇军进行曲》《蜗牛与黄鹂鸟》《歌...
    Yolanda_Hu阅读 1,209评论 0 0
  • 此刻仰望灯光 你在哪里 你在狂风的呼啸中 你在嫩芽的朝气里 你在斑马线的脚步上 你在梦的香甜里
    不要豆浆阅读 1,358评论 0 0
  • 写满纸荒唐之言,渡俗世寂寥时光。以文字酿造美酒,饮一壶虚度光阴。 我自小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很多在别人眼中算不了...
    小清新陈公子阅读 3,693评论 1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