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天有机会重温购买已久的一本书,书名叫“教育的目的”。做一位一名教师尽早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封面中所写的一样: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之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把全部学生培养成大学生,更应该把他们培养成独立思考能力,明辨是非,具备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提升意识的正常人。不是每一个学生不适合上大学,我们老师的责任应该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认知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发展自我,培养能力意识。学校不应该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把这两重评价体系有机的结合,从而鼓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自我发展。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关注总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那么无意中可能打击那些基础薄弱却很努力学习的同学。
“教育的目的”有机会让我重新认识教育和回顾自己从教八年的经验,纠正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和走过的弯路。我们都希望做任何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明确我们的行动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计划,最后就是根据计划进行实际的行动,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把目标变成现实的一个过程。教育教学类著作让我更明确的认识到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以后的发展趋势。让我充分认识到我们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智商情商都差不多的状态,但今后的所处环境,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自己的努力程度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外在的社会大环境都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应该忽视教育对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但也不能过分的强调教育积极作用。其实每一个人发展关键因素还是个人学习内动力,如果学生的内动力不够,没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作为一个人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有他们的局限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培养一批具备自学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解决问题,人格完整的社会人。
教师的工作要求老师用爱进行教育,让学生从不知道中出发,在是错中旅行,最后实现明白中思考。教师的每一项工作隐含着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和对人的尊重。我们在努力尝试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在互动和沟通中理解彼此,最后打成彼此的目标。教师做一个人本身也需要不断去学习和自我提高,从这个意义来说缺乏学习能力的老师不可能培养出具备很强学习能力的学生。

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爱的付出应该以很高的教师专业化能力作为支撑的。如果我们缺乏能力和学习意识,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真正做到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如果我们因自身能力的不足,没能帮到学生找到自我发展之路,那么在这个过程学生是没有办法感觉到我们对他们所付出的爱,这个过程我们所付出的爱是廉价的是没有意义的。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应该是具备学习能力的能够真正帮到学生找到自我发展之路的老师,用爱去感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最美好生活归宿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