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顾诚先生《南明史》(七)—吴三桂(三)、2024-10-10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二日山海关之战,顾诚先生的描述,就是二一日开始,吴三桂军在关内沿着石河一线防守,李自成大顺军进攻。二二日,多尔衮入关看到后,命令满洲军沿着近海处列兵。这时,正值大风扬尘,能见度低,清军得以从容布阵。风停,清军攻击大顺军中部。大顺军鏖战一夜,疲惫不堪,为以逸待劳之满洲军击溃。

        以下资料,先解决时间问题,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为戊午日,则二一日为戊寅,二二日为己卯。

      《明史  卷三百九 吴三桂传》: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大清。四月二十二日,自成兵二十万,阵于关内,自北山亘海。我兵对贼置阵,三桂居右翼末,悉锐卒搏战,杀贼数千人,贼亦力斗,围开复合。战良久,我兵从三桂阵右突出,冲贼中坚,万马奔跃,飞矢雨堕,天大风,沙石飞走,击贼如雹。自成方挟太子登高冈观战,知为我兵,急策马下冈走。我兵追奔四十里,贼众大溃,自相践踏死者无算,僵尸遍野,沟水尽赤。

     《明通鉴 卷九十  庄烈帝十七年》:时自成率步兵二十余万,阵于关内,自北山亘海。大兵布阵,不能横及海岸,乃令军士鳞次布列,对贼阵尾。伺其惰,奋击之。阵即列,三桂居右翼之末,先悉其众搏战,围开复合。战良久,大清从三桂阵右突出,冲贼中坚,万马奔腾,飞矢雨堕,天大风,沙石飞走,击贼如电。自成方登高冈观战,知为我兵,急策马下冈走。我兵追奔四十里,贼众大溃,自相践踏死者无算,僵尸遍野,沟水尽赤。

《明史纪事本末 卷七八 》:贼众三面围三桂兵,三桂兵东西驰突,贼散而复合。我大清兵至,绕出三桂右,所向披靡无当。自成策马走,诸贼遂大败,自蹂践死者数万人。

计六奇《明季北略》无是日记载,惟言二六日癸未自成归京。

徐鼒《小腆纪年附考  卷第五 清世祖顺治元年四月》己卯条:是日,自成兵二十万,自北山横亘至海,我两军对贼而阵,三桂军其右,我军其左,尚不及贼阵之半。三桂悉锐卒搏战......及午,大风扬沙,兵贼不辨,我军大呼者三,风止。....从三桂阵右,冲贼就、中坚,如风发潮涌,所向摧陷。

《清史稿 本纪四》:己卯,师至山海关,三桂开关出迎,大军入关。自成率众二十馀万,自北山横亘至海,严阵以待。是日,大风,尘沙蔽天。睿亲王多尔衮命击贼阵尾,以三桂居右翼,大呼薄之。风旋定,贼兵大溃,追奔四十馀里,自成遁还燕京。

《清史列传  卷八〇 吴三桂传》:令三桂兵肩系白布为识,遂入关。自成营北山,横亘至海。大兵对贼布阵,三桂居右翼末,悉出精锐搏战。时大风扬沙,战良久未决,大兵呼声再振,风止,从三桂阵右冲贼中坚,大破贼。

谈迁《国榷 卷一百一 思宗崇祯十七年》四月丁丑(二〇日)条:贼精锐向不过数万,所至虚声胁下,即入燕,各思西归。......见白旗一队,绕三桂右,万马奔腾不可止......忽尘开,见辫发而甲者,咸呼曰:虏兵至矣,拉然崩溃。

《清实录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四 》:时贼首李自成率马步兵二十余万,自北山横亘至海列阵以待。是日大风迅作,尘沙蔽天,咫尺莫辨。我军对贼布阵不能横列及海。摄政和硕睿亲王集诸王贝勒贝子公及诸大臣等谓曰:尔等毋得越伍躁进,此兵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则大业成矣。我兵可向海对贼阵尾鳞次布列,吴三桂兵分列右翼之末。号令毕,诸军齐列,及进兵,令军士呼噪者再,风遂止,各对阵奋击。大败贼众追杀至四十里。

《东华录》:辛巳(二十四日),师次新河驿。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以进山海关败贼捷音奏闻,言“......望见贼渠领众自北山横亘至海列阵。是日大风扬尘,咫尺不见;我军对贼布阵,不能横列及海。臣随集诸王、贝勒、贝子、公、固山额真、护军统领等谓:“尔等毋得越伍躁进!此兵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则大业可成。我军可向海对贼阵尾,鳞次布列;三桂兵,可分列右翼之末”。各号令毕,于是我军齐列;及二次呼噪进兵,风遂止。各对阵奋击,大败贼兵,追杀至四十里;"

蒋良骐《东华录  卷四》顺治元年四月条:己卯,师至山海关,吴三桂出迎,王命三桂兵以白布饰肩以为号,令先行,遂入关。时李自成率马步兵二十余万,自北山横亘至海,列阵以待。是日,大风迅作,尘沙弊天,我兵少,不能横列及海。王令向海列阵,三桂分兵列于右翼之末,诸军齐进。风遂止,大败贼兵,追杀四十里。

这些资料所言,是以满洲军队面对山海关而言,故而有吴三桂在右翼之说。如图一,即在近燕山山脉处,满洲兵近海,当是待大顺军与三桂军鏖战久,疲惫不堪之时,沿海边攻击大顺中军。精锐之师对疲惫之军,大顺之败,固也。

《明史》、《明通鉴 》、《明史纪事本末》、《小腆纪年附考》、《清实录 》及两《东华录》,皆源于多尔衮之奏折,此处对读可知。淡迁之说,当是彼时之亲历者言,两厢对读,此次战争真相如前言,非不能也,若是李自成扎住脚跟,未必不能战胜满洲、三桂联军。

时皆言风沙,彼时按照竺可桢之历史气候变化图,正是气温下降,少数民族向南发展时期。此时有风沙雾霾,不为奇怪,只是暂时让大顺军发现不了满洲军罢了,不必过度解释。

要之,山海关之战,顾诚先生总结曰:至此,大顺军历史使命从推翻明朝转换为抗清斗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