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老爸生日,分享跟老爸谈话日常
我这两年和老爸有同样的理解:这社会是已经不能轻易做好事了,即使你做了人家都怀疑你的动机不纯,所以老爸为了克制做好事的冲动一直忍着。我也差不多,不断克制,比如扶老人过街带路,地铁里帮女生提行李下楼等等那些顺手的事。从小到大我是坚持,别人对我好一分,我必须还她三分。对于现在认识的新人也不会了,都是平等对待,因为你这么好别人不相信,也不是同学从小就认识你几十年了解你为人。步入社会后,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一大家人,大多数人都是过客,所有的人不敢太放在心上,需要时间沉淀积累信任。所以莫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未经他人生,莫批他人恶。
这些年从高中开始到现在都活得小心翼翼,到哪里都是和爸妈一样思想,可以给别人帮忙,但是生怕麻烦别人,搬家也好我都可以帮别人出力。自己宁可找搬家公司不想找半个人帮忙,除了偶尔叫我哥。我几乎重来没给朋友增加过麻烦,也怕遭嫌弃。我看不惯别人委屈,但是更不会让自己委屈,试过疫情好几个月不出门在家办公,自己看书写字做饭散步运动。感觉我也也能过一辈子。
搬了新的地方跟家人一起住,有一段时间每天我来做饭,不想觉得自己是吃闲饭的,要得给家里增加价值,所以我有时间的时候都我来做饭,我哥洗碗,偶尔带一下侄女,什么emo都很少有。
因为不是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我喜欢李安导演说的,“我做了别人的丈夫,父亲,不代表我就可以自然地接受他们的尊重,我每天还是要赚他们的尊重”。同样用于所有社交,我都不会理所应当,我可以选择先付出,但是只会筛选相互珍惜相互付出的姐妹知己三两(这样的基本都是十几年死党,她们有啥好路子也能想到我的那种,也许这才是突破了人性的朋友,毕竟大多数人看不惯别人好。
酒肉朋友,真的一个都不需要,我也最讨厌说场面话,一直边界很高,可能结婚后只会越高吧,除了伴侣和一家人,几个闺蜜,真的没有人能让我多看几眼,多说几句话。
如果人生像部纪录片,每个人都值得从出身一直到生命尽头每一年做了最重要的事情带来了什么影响记录下来,从出生——读书时代——职场——结婚前——结婚后——成为父母——成为爷爷奶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