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每天都在成长,很可能是条不归路

成长是个极为令人着迷的过程,谁不愿意让自己越变越好,所以知识付费成为新的风口,而科技的发展也给了人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可能,得到、喜马拉雅、混沌,现在知识服务商都在标榜自己是新时代的大学,没有围栏,终身学习,统统在撩拨大众心底希望自己更强的原始欲望。

这是好事,同样的刺激、引领、带动欲望,至少提供知识比成瘾性游戏要好很多,同样的填充时间,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而且古往今来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影响力,在这个传媒空前发达的时代,很明显很多人都在绞尽脑汁抢夺大众的注意力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要命的是在这种环境下,大众越来越没有品牌忠诚可言,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大机构还是个人都在想尽办法聚拢人气,罗胖从自己说书到汇聚名家,混沌从研习社到大学,延请全球知名士讲大课,我们知道大学内分大课lecture,和有互动交流的小课tutorial,混沌就是大课,得到就是小课,难怪市面上就数这两家声势浩大,而各大名人讲师也在开坛讲学、互为联盟,名利双收。

于是就有无数渴望变的更好的人心甘情愿的穿梭于各大平台、为知识付费,前阵子还有一篇批判罗胖爆火的文章,文中所举事例便是万千号称“终身学习者”的一员,最后还是那句有名的“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文章本身不值驳斥,知识服务商又不是成功保证商,不能把自己的没有收获归罪于产品提供者,就好像自己减不了肥却在不要脸的骂健身器械一样。

不过现实中确实有大批量的人积极参加各式课程,追逐各个业内精英,也认真的学习做笔记,每天把时间安排的很满,读书听讲座看视频,并很满足于自己充实的一天,只不过一段时间后也在迷茫,我如此勤奋好学,但情况好像并没有好转,甚至还由于紧跟前沿与现实脱节,变成别人口中的空谈妄言、不接地气,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昨天的文章是成为顶尖高手的一些观察和体悟,只要上进好学并能持续就已经可以进入领域的5-10%,因为有的是人过早放弃甚至压根就认知不够,只不过再往前走就不仅仅是能熬就可以脱颖而出的了,因为走到这一步的竞争者都是能熬的,而且都在沉迷于学习,读书、做笔记、思维导图等可是样样俱全,也基本可以做到早起晚睡的学习,当你五点就起,马上打开得到阅读订阅,然后还能读一本好书,满足于自己在工作时间之外的收获,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上进,隐隐还有眼睛发酸的感动?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其实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在以一种温柔的方式将你逼入绝路。

?!怎么可能?

因为只有输入,而没有更关键的输出,所有的满足感都是大脑描绘出来的致命幻境。

大脑在存储信息,但还有更重要的一步,就是记忆提取,我们为什么说教是最好的学,原因就在于此,输出才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

如果每天一睁眼你不是想着输出、落地,那么毫无疑问,你在幻境之中。写作就是输出,讲学演说也是输出,所以得到最大的受益者是谁?除了直接利益方罗胖外,就是那些开专栏每天写作讲述的大咖们,没错,他们本来很牛,还在持续的告诉成长中。

那么作为合格的终身学习者,最该做的是重申自己的时间精力,应用二八法则,二成在输入,八成在输出,健身就是输出,写作是,演说是,做产品是,实实在在的落地做事,这些都是输出,而参加课程、读书、交流等,可能在短时间内觉得收获极大,如果没有输出,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所谓的收获就没有然后了,于是大脑在不停的学习中给你学习的满足感,本质上不就是自我欺骗吗?

如此的骗下去,会是什么结局?可不就是过不好这一生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