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教你用数学模型巧理财

经济学家一旦脑洞大开,我们生活中的大小问题都能成为小菜一碟,《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带我们一探究竟。

作者蒂姆.哈福德是一名幽默的经济学家,他把经济学应用在生活领域,帮人们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消费误区,让我们轻松理财,防止财产的隐形缩水。

今天我们先看看几个常见的生活问题怎么通过经济学的手段化腐朽为神奇。

健身房的消费烟雾弹

普通上班族都有健身焦虑,一是减肥美体,二是忙碌的生活带来了亚健康。但生活中总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健身迟迟无法开始。然后健身房的会籍顾问告诉你只要你投资了成本,你就会对健身上心,办卡这个仪式有了其实你就成功一半,多则一个月你的颜值身材都会提升一个level,所以一个月不跑一次步的你被销售描绘的美好画面迷惑,办了一张年卡,因为年卡便宜啊。

最初的七天你会趁着新鲜劲去了两三次,后来腿疼啊腰酸啊,还得上班,还要偶尔应酬,然后你开始总和健身房擦肩而过,稍微有个下班后可以去,又累的躺在床上挪不开窝,于是这样一个月过去了,你还是你。有点灰心,偶尔又去一次,还是灰心。有没有发现,这是大部分办健身卡的常态,所以我们一年也去不了几次,压根是在给健身房送钱。

所以最经济的办卡方式是办次卡,当你形成一定的习惯后再办年卡比较划算。

拆迁中的“禀赋效应”

全国很多地方拆迁,拆迁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钉子户的现象,或者集体对搬迁补偿不满意,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一个“禀赋效应”

就是说人们一般会高估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物品价值。所以拆迁的时候居民和开发商对房屋价值的评估总是相差很大的。这在经济学上叫做“损失厌恶”,即人们在出售商品时总会给出过高的价格,在购买的时候总会低估价格,导致了居民觉得补偿太少,开发商觉得补偿款超过商品价值。

怎么预防这种情况呢,其实只要告诉开发商这块地有哪些点让他考虑提价,比如地段好;再对有“安于现状情节”的居民处告知,得到这笔赔偿款后你可以在哪哪一个更繁华的位置首付一套新房还有盈余,这种实际的好处可以抵消“损失厌恶”。

送礼带来的“无谓损失”

仔细观察会发现,当你送出去礼物后,对方对礼物价格的评估总会低于本来的价格,比如500的礼物对方会猜是300,如果对方不知道价格并且猜的是300,那200的差距就是经济学中的“无谓损失”

当然礼品也有情感价值存在。怎么用情感的意义抵消“无谓损失”呢,那就需要你在礼物上多花心思了,比如礼物是对方长草很久的你偷偷买来给她惊喜。比如送新奇功能性强的礼物,当礼物多了心思在里面就不只是表面价值了,还有情感价值。

怎么安抚孩子的高“贴现率”需求

孩子的高“贴现率”需求是什么意思呢?即孩子没有太大的毅力推迟满足感,他们一般会要求及时反馈,所以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都要及时兑现才能有效果。

关于批评,一般家长都是训完就后悔,不训又起不到警告作用。

经济学家贡献了一个小妙招,用小红花和小黑叉同样可以代表奖励和批评。只要坚持做,及时做,这一方法同样对孩子形成约束。然后把红花黑叉和零花钱对应起来,让奖励和惩罚更有挑战性,让孩子在这种约束机制内健康的成长,也能树立家长的威信。

财产公平分配的经济学模型

北京的离婚率已经飙升至39%了,离婚官司也在逐年递增,纠纷的产生多是因为一方觉得不公平,怎么利用经济学原理来处理这一问题呢?

克伦佩雷尔教授的点子是:双方各自对房子的一半价值进行报价,出价更高的那个人可以得到房子,同时支付给对方一笔钱,金额是两个报价的平均值。

由于双方都受这一规则制约,出价过高的人要付出更多的钱,出价低者得不到房子,所以双方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这一经济学模型是个万能公式,只要有利益分配的地方都可以适当的应用。

以上分享了:健身房的消费烟雾弹、拆迁中的禀赋效应、送礼带来的“无谓损失”、怎么安抚孩子的“高贴现率”需求、财产公平分配的经济学模型五个小例子,这仅仅花费经济学大师的一成功力哦!想要继续学习更多小技巧,去书里找答案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晨读材料是蒂姆·哈福德的《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材料中列举了生活中的5个例子,分别是,健身卡,搬家,送礼物,孩...
    古林阅读 2,790评论 0 1
  • 卢瓦尔河谷,可以说不仅是享有“法国花园”的美称,也是很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它是在卢瓦尔河边建立的葡萄庄园,想想就很美...
    红酒说WineSay阅读 3,280评论 0 0
  • 并不是别人做的好吃,而是你自己做的不好吃而且死性不改。 做的不好吃我说的是事实,而你只是反驳我的观点,并且没有反省...
    拥人自扰之阅读 871评论 0 0
  • 尹老师第一本书我在很久以前看过,这次从武汉到恩施去的路上,看到这本书就立刻买下了,但读来似乎没有以前的欣喜感,理念...
    传世玉印阅读 1,209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