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把时间当做朋友》

2017年12月20日,离元旦还有11天,今天读了第三章——管理的1-3节

【关键点】

1.估算时间。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任务完成制定计划,包括完成的时间和什么时候开始做。但是,往往完成的时间决定我们什么时候行动。比如,我要做一个PPT,预计是1个小时。那我的时间充分,我就会去做点其他事情。最后剩下一个小时,却发现预计的时间根本不够。

→为什么我们的预估完成时间不合理呢?

①对任务本身的不熟悉

②意外的存在,没有留足够的时间处理。

→所以,重要的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判断其熟悉程度,在根据此判断去估算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我们安排好了计划,什么时候执行比较好呢?我们都知道,是越快越好,越快即当下赶紧行动。可是,事实上,我们存在着拖延。

→为什么拖延?

①过分追求完美。

要么不做,要么就完美。可是,怎么才完美呢?怎么走第一步?很多疑问,我们总想着把每件事处理妥当后再做,尽善尽美。但往往,并没有什么最好的行动。最好的,就是先做了再说,先完成再完美。

②恐惧——内部和外部

外部有别人的期待,内部有自己对这个任务不熟悉而带来的紧张感。所有,迟迟不行动,因为我害怕啊!

→但是,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正确的是:接受现实,勤能补拙。做自己,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3.直面困难

效率低下→回避困难。的确,很多时候,我们的行动都会趋利避害。但是我们越回避,越不行动,往往就越难。

因此,与其逃避,不如直接面对困难。第一次需要勇气,也许第二次还是要,但是逐渐的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和更勇敢的自己。


【心里话】

其实,我们从小就在被比较。比如,父母为了鼓励我们好好学习,经常说邻家的小姐姐的成绩多好,你看看你自己。是啊,那个时候,似乎只有超越了别人,才能够被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存在,父母才会重视自己。不然,可能别人都不知道你的存在。所以,一路上,我们都在超越和被超越,追赶和被追赶,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最想的是什么?重点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别人怎么看自己。

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很累。你要不断调整自己,然后得到别人的接纳。我们总以为有很多眼睛关注自己,但事实上,会有关注,但关注的时间并不持续。正如上课老师提问某个同学,我们只会盯着他看一会,但不会一直盯着他。所以,摆正了心态,其实别人并没有那么关注你。那么,你的比较,其实来自于你自己的内心束缚。与其做别人想的模样,不如活出自己真正的样子,做自己想做的人,回归自己的内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一生中,最公平的事情就是都拥有24小时。 而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则取决于你如何利用时间。但在这个停不下来的年...
    大童小逸阅读 558评论 0 2
  • 今天又看了一下他的朋友圈,特地去看一下他。都好久没正常刷过朋友圈了。发现,他的朋友圈空空荡荡的,一点东西都没有。那...
    佐恬阅读 185评论 0 0
  • 很多时候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因为看看周围基本上没有人认真听,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哪有人顾得上你,偶尔有个人回...
    木子凌枭阅读 306评论 0 0
  • 我对日本其实并没有什么了解。 不过恰巧在临出发前和公司的领导说起要去日本时,被领导种草了高晓松的《晓说》。于是特意...
    安迪FUL阅读 27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