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分享】2017-04-14少有人走的路:趋难避易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是美国人 M·斯科特·派克。

这本书仰慕已久,从书名就让人有点热血沸腾。今天的三点分享,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一、推迟满足感

书中提到的这个方法,是建议我们先完成更难的工作,不要过早的的获得满足感。因为一切动物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趋易避难的。那么当我们开始的阶段因为做简单的事而尝到甜头,那么为了继续尝到甜头,本性会继续驱使我们做简单的事。经过不断的重复固化,我们会对做难的事愈发排斥,因为越往后,难的事就越难获得甜头,本性会指引我们继续远离困难,我们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远。

所以在最初,就选择把更难的事情搞定,然后在做相对简单的事,这样每次获得甜头的成本就会越来越低。这样先难后易的路径,是少有人走的路,是更可能脱颖而出的路。

二、给予≠爱

这个不等式第一时间引发我思考的是,给予的是什么?我觉得大多数的给予,比如溺爱的父母给予孩子的,其实只是满足了接收者当下的要求。孩子哭了就给予玩具,任务难了就给予放松。这种给予,其实只是针对于眼下的需求。你当下就要,我当下给予。

爱是什么?在这个条件下,我的理解,爱是希望被爱的人长久的幸福,长久的进步,在时间维度上的跨度很大。那么基于爱的行为选择,也都会以远期的目标为依据。比如,希望孩子在长大后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基于眼下需求的给予,和基于远期提升的爱,在时间上出现了不匹配。所以很多时候,给予虽然满足了施予者的心灵需求,却违背了爱的初衷。当下给予,见效快,很简单,爱在未来,见效慢,也很难。这样弃易从难的路径,是少有人走的路,是更可能脱颖而出的路。

三、冲突的处理

从我个人而言,当跟其他人发生冲突,比如爱人,父母,第一选择要么是赶快息事宁人,要么正面硬刚一吐不爽。即使冲突过后,问题还在,隐患还在,未来冲突还会继续发生。

这样我想到鲁迅说的那句,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其实面对冲突,最难的不是逃避和抱怨,而是找到原因、积极的解决,也就是正面问题的根本。解决问题永远都是最难的,也是我们最该选择的。这样,略易择难的路径,是少有人走的路,是更可能脱颖而出的路。

总结而言,少有人走的路,其实是那些更难的路,是迫使我们看长远,看本质的路,是让我们压制本性,趋难避易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年家乡举行了第一届荷花节,在家等了好长时间想着趁荷花节去凑个热闹,可是因为县政府发扬舍己为人的精神跑去帮邻县救洪...
    叶听雨阅读 3,056评论 2 4
  • 表现战争的电影千千万万,真正经过大浪淘沙能留下的,总是很有限的几部,凡是被影评人和观众交手称赞的,无一不是从人文主...
    王幼稚阅读 2,920评论 0 4
  • 将redis数据写入mysql中: 本次案例讲解将如何将商城中商品浏览次数通过缓存记录并写入mysql中具体的re...
    meteorites阅读 5,289评论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