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晨读分享-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好像就是在猫群看到类似的一个说法:什么都可以代劳,但是思考不可以.

如何独立的思考-今天的晨读分享了《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中的3种思考方式:

1.批判性思考-相信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有时候类似与挑毛病.

书中给出的案例:

同部门的优秀前辈,攻读完了研究生学位,并且升了职。你去请教他自己是否应该读研,前辈告诉你“大学很好,课程也很棒,可以考虑下” ,你动了心,开始着手准备。

如果用批判性思考,会怎么样呢?首先你要考虑两个关键问题:

001你得到的信息正确吗?你应该先去考察前辈的学校和他修的课程,如果发现确实很好,再继续往下思考。

002前辈的信息能作为参考依据吗?就像小马过河一样,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适用于他的方向,不一定就适用于你。前辈升职与他的研究生学历是否有直接关系还有待探究,说不定前辈本身就很优秀,不用读研也能达到今天的地位。

例如:你想去度假?朋友跟你说英国怎么怎么好?你可以就要考虑下,哪里好?英国的哪些景点是你会喜欢?你是喜欢沙滩海边,还是凝重的文化,历史建筑呢?另外,朋友的花费,是否是你可以承受的范围,如果你知识想出去走走,也许便宜的东南亚,国内的小城市也能满足你的需求. P.S.耳边飘过那首: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

训练方法有两个:

001  每次做决策时,问自己问题给出相应的答案。

例如:为什么去游泳?同样是运动,游泳对于关节损害小.

002 每次做抉择是,一遍做比较,一遍回答为什么选它

例如:为什么吃草莓,而不吃西瓜?草莓卡路里低,1个才4卡,而且对减少腹部的脂肪有帮助.

2,深度思考

在思考时,很多人会犯两个错误,自以为懂和不懂装

在深度思考这方面,我们该如何训练自己呢?方法有三:

001 分类划线。阅读报告、文件的时候,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记号笔,在书中各个段落画线,用绿笔画出“完全理解的”,用黄笔画出“意思有一点不明白”、“需要再查证或者斟酌的”,用红笔画出“完全看不懂的”,然后把红色和黄色的地方再看一遍。

想到初中高中时候,做考试题。先把会做的题目做出了,后面再做不会做的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提醒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尽快去查资料。

(下周的工作就用起来,特别是当有流程更新的时候)

002列出重点。拿出一张纸,把重点内容全部写出来,分成两列,一列是已理解的部分,一列是不理解的部分,不理解的部分去查资料,或者向人请教。

(同上)

003以教带学。想象你对一个5岁的小孩解释这些问题,如果自己不能把话说得极其简单易懂,让这个小朋友也能听明白,那你一定没有思考彻底。

分类划线、列出重点、以教带学,这就是养成深入思考习惯的三个好方法。

训练自己讲故事,总结的能力,通俗易懂的把道理讲明白。

3.同行评审(有些陌生的词)

可以理解得到反馈和注意反馈的方式吧.

001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去交流。

如果对方说“做分离测试”,你会不会听得一头雾水。但如果他说的是“做两个版本,分别测试下各自的效果。”是不是就更加明白了呢?

002重要的地方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重复强调。

除了说“我觉得提升外观很重要”,也可以再次以这种方式强调:“我建议提升产品的外观,因为它对用户来讲至关重要”。

003避免用武断语气。

相比“这不行”的表达方式,“这可能不行”的说法会更容易降低对方对你意见的抵触程度。

004如果反对,就提出替代方案。

反对本身对于事件的发展并没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下一次,我们在表达“我反对那个意见”时,可以尝试换一种思路:“我这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005反对别人和别人反对你都很正常,不要上升到人格层面。

“别人否定我,一定觉得我是个糟糕的人”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他反对的,只是你的观点,并不是你这个人。

思考带来改变,让我们一起update我们的思考,思维方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