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六章: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四大修养:爱生活、有理想、会思考、能沟通

爱生活让我们充满动力;有理想让我们目标明确;会思考让我们方法得当;能沟通让我们团结前行。

热爱生活,处处都是我们设计产品的思路源泉。有理想,我们要做到个人品牌建设和理想之路的行走。会思考,爱学习,我们不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具备创造性。能沟通,与人与事与世的平衡。

改变世界不一定要亲手去做,可以,尽可能地去了解世界,然后告诉更多的人。于是人群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大家可以一起去更多的改变世界。

理想是内驱的。理想是想做的事,而现实是要做的事和能做的事。热爱生活把要做的事变成想做的事;学会思考,提升能力把要做的事变成能做的事;寻找理想,把要做的事,能做的事整合成想做的事。扩大“想做,要做,能做”三者的重合部分,就是理想。也是核心竞争力。

个人品牌建设:阅读和交际---提升自己能力---写出来分析出去---个人营销

行为风格、视觉风格

激情和理想做支撑,思维方法做知道,方才不断前进、进步、成长。

充分沟通是不存在的,过程到结果的失真;沟通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更好的地认识世界,说服对方需要渐进和引导。

IM,不紧急不重要,电话,紧急不重要,面谈,紧急重要,邮件,重要不紧急。

解决问题的通用思路:

为了什么?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做?谁来做?效果如何?

为了什么的深层必然是价值观和理想的东西。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在任何时刻都是充满力量的。

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是事先需要考虑的。其中“什么问题”和“什么人”对应的则是用户需求和目标用户,“做什么事”则是从用户需求转化而来的产品需求。

什么问题:从问题的定义入手,想清楚“现在在哪儿”“想要去哪儿”,明确目标与现实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所在。

什么人:可以扩展到“哪里发生”,“持续多久”,“频率怎么样”等等。

做什么事:分析问题和制定对策。综合考虑现有资源,给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明确两点:1、问题不一定能解决,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只能把问题放一边。2、问题不一定都要解决,考虑性价比

“何时做,谁来做”是事中关注的重点,对应项目和团队,着重是计划、控制与执行。

何时做:提醒我们思考这件事为什么现在做,时机是否成熟。

谁来做:为什么我们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效果如何”是事后需要讨论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越抽象的事情,想的过程至关重要,而越具体的事情,后面的做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苏杰 著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但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
    哩哩Prancy阅读 6,759评论 0 12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的发起人苏杰的第一本书,字里行间充满热情干劲,一个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期的未来互联网帝国的优秀策...
    2tackle阅读 3,619评论 0 10
  • 近日,武汉的天气好到让人心醉! 匆匆一暼,随手一拍!每张都是风景! 愿你也每天如这好般景,赏心悦目!
    饭后杂记阅读 240评论 0 0
  • 头顶上那永恒不变的 便是天 难过时 抬头看看天 它能包容所有的脾气 骄傲时 也看看天 它告诉你所有的不足
    荣哈哈呀阅读 227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