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 24节气的常识

12月7日大雪那天,我和我妈通话,我妈突发奇想,问我:“大雪节气这天为什么不下雪;老祖宗当时是依据什么定的大雪;当时是根据什么命名24节气的,有没有故事和渊源;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12月冬季的雪,还是2月春季的雪“,一通电话给自己找的作业。


首先上一张专业的24节气图,大圈套小圈的,是怎么回事:



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公转一圈360度,每公转15度形成一个节气,就成了24节气。

详细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我国秦汉时代,到汉代时,二十四节气才全部被确定下来。那个时候就把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定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24节气又可以分成四大类。可以按照季节、气温、天气、物候划分。(ps:物候就是动植物的自然规律,动物冬天要睡觉,植物春天会发芽,这样就可以大概判断是什么季节了)


反应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那我妈问的问题:“明明叫大雪,为什么不下雪“。


因为当时秦汉时代比较集中地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那时黄河流域的气候与农事活动的关系而定出来的。


比如深圳四季都很温暖,东北冬天会很早的到来,所以这个节气不是代表全国都适用的。


二十四节气还有一些传说的小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个:


很久以前,在我国的黄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福的男孩。他和家人常年靠采摘野果和打猎为生。有一天,阿福在河边的草滩发现了一匹孤单瘦弱的白色的小马驹,就把它带回了家。尽管家里的食物也不充足,但阿福总会省下一些给小马驹。小马驹渐渐长成一匹高大健壮的白马,成了阿福最好的朋友。


每当在田野寻找食物时,阿福都会发现白马很爱吃一种植物的穗。他十分好奇,就采摘了一些带回家。阿福的妈妈把穗壳去掉,用水煮成了粥,全家人都觉得这粥的味道很好,就给这种植物起名叫“粟”。要是能自己耕种粟米,等到收获的时候,我们就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了。阿福在心里默默地想。


可是,阿福和家人都不会种田。他们播下的种子不是不发芽,就是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