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剧《欢乐颂》。
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部电视剧,在偶像的公众微信号里看到她剖析关于《欢乐颂》的文章,字行间透露着现实生活当中的我们都可以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于是产生了好奇心,便开始了追剧。
最近的剧情是关于樊胜美的家事,尤其是她哥哥的事情。
樊胜美是在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尽管关于她的否定的评论有很多,尽管她现实,一心想着嫁入有钱人家,想要过上各种好生活,同时还是要面子,装高贵。但是她的情商却肯定是一流的,她知道什么该说什么该做,她懂得交往的界线。她表面看起来是光鲜亮丽的都市美女,她不想让人看到她脆弱尴尬的一面,所以她一直都是极力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可最近的剧集,她哥哥打人导致的一堆烂摊子,便由她一个人去收拾,去承担,家里的父母除了伸手管她要钱外,却不管她的处境与难处。
她的父母从未替女儿考虑过,他们对樊胜美的关注不及哥哥关注的百分之一,樊胜美这么多年在上海打拼得来的钱全部寄给家里,给哥哥付首付,取媳妇,孩子的奶粉钱以及孩子上学等等,甚至哥哥的工作也是她托找各种关系给落实的......
她父母对樊胜美是不断的索取,而对儿子及孙子只有溺爱,剧中如此心寒的一句话:“就算全家人饿死,也要给雷雷喝上牛奶”这句话明显反映了儿子的地位,道出了重男轻女的根深蒂固。
其实身边里不少人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当然少有到樊胜美所遭遇的地步,但是在和朋友聊天时,总会有朋友平淡的说:“重男轻女,在农村很正常啊。”
我承认,在农村重男轻女很正常,这些正常的“周围环境”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母亲也是这其中受到影响成大的一个,所幸,母亲是明白人,她的遭遇不想延续到下一代来,所以她一生都在想跳出这样的泥潭里,花钱送我们上学,男孩女孩一样心疼,家乡里的同龄人一个个都已经开始早早结婚生子的时候,母亲依旧坚定的把我们送到更远的地方,希望我们可以过上更高度的人生。
但是我知道,这些很正常的重男轻女依旧在各地的农村里根深蒂固,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很普遍,但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发声,让它维持下去,下一代的女孩依然受到母亲的冷落,我们的社会依旧也不会进步。
《欢乐颂》并不是夸大了农村妈妈的偏心,从我看来觉得挺真实的。其实在农村,确实是很多姑娘都是早早出去打工,然后赚到的钱都是给妈妈,而妈妈便会把这些钱存着,给儿子建房娶媳妇等等,甚至从小到大,儿子都是基本不需要干什么活,女儿就不一样了,什么都得干,什么好吃的都得留个儿子,有了怨言了,妈妈总是一句话“谁叫你是女孩呢”
可悲的是,女孩的牺牲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从樊胜美和她哥哥的现状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的教育方式是非常失败的,可他的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的失败,用同样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弗洛伊德说:“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荣格说:“一个人比其一生就是在整合他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其实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父母的认可。
这便是为什么家会伤人,所以重男轻女,早该终止了,请不要让你的女儿有樊胜美一样的遭遇,希望将来孩子们的世界更加平等和美好,可以过上我从未看见与理解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