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文学吧

我是个没什么学问的人,真的。对于这一点我是自知的。偶尔翻几本闲书,听听有学问人说话倒也算得上是我的乐趣。不记得什么时候竟也被人误认为是懂点什么的家伙。之前有人约着写电影评书评,浅尝则止主要是因为惶恐,怕惹人笑话。自打转了年来。读书和文学似乎成了回锅的热菜,每每聚会必有人提,我却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当然,对于国内的行情,打着文学的羊头卖着各色不一的狗肉也就成了时尚。时髦的词说这算热点吧。

周末放假参加了场关于诗词的分享会。絮絮叨叨的一下午参加的我后悔不已。当然,打着文学的羊头竟然一点膻味也未曾有过。承几年前国学热的情,竟然在满眼的中国式假古董建筑中,开了一个二手的国学班,看看视频,宣传项目之后,竟真的能聊了不到二十分钟文学。之后便各自按耐不住各做各的广告。有来宣传亲子教育的,有来组织总裁班的,有来介绍投资理财的。各自口若悬河,反正就是对主题说不出了所以然来。最后还要为东家站脚助威以示功德圆满。

早些年英文流行,待人接物必是要在中文对话中把些关键的名词换成英文才算洋气。当然,对于长期留学在外或是指着英文吃饭的人这让说太过偏激额,但是那些年谁没见过几个,连家门都没离开过也要夹杂着些半生不熟的中式英语以壮声势。中国人不懂外国人不明白,要是能凑两个中国人那倒算是棋逢对手了。后来,似乎是央视的节目后来把国学的东风吹起,这些半生不熟的洋才们便改换门庭一坨坨的做起了国学的大师。<周易><论语>之类的书籍成了入门读本。左手一茶壶,右手一手钏。不说话倒还真是满腹经纶,学贯古今呀。今年的几档节目又催起了文学的风潮,以诗词尤巨,什么事情必须与文学诗歌相连,否则便是落伍。真替元曲和元杂剧不值,去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400年纪念,若是晚一年,没准今年的主题便是元曲与杂剧了。对于元曲与杂剧的评价自古便未曾高诗词,若是生的逢时,400年后诈尸还魂大热一次,倒也是场不错的大剧。可惜啦,可惜啦。

不知道这股子诗词的热度能够停留多久,按照形势应该也不会长,我还真是进退不得,即觉得难得有人关注,又想这热度快些消褪。至少高高手放文学一马吧,又不是啥害人的大事,就算是要炒,请认真些,除了空乏的形式,有些实质的内容,谈诗词好歹能说出几个人名吧,至少这些人得有些诗词作品的吧,也算对得起火这一把的流量吧。

在这个全民装逼的时代,有些逼还是养熟了再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先生请假在家带郑儿,我腰痛在床上躺了一天。 一日三餐全由郑先生做主安排,我只负责吃。
    简宁思静阅读 988评论 0 0
  • stm32的vdda引脚一定要拉高!!!!!!!!!!虽然是adc参考电压引脚,但是如果不将其拉高则无法进行程序的...
    yhz230813阅读 4,976评论 0 0
  • 叶: 客观事实 法律事实 文件:内部,学方,对处无约束力 证据:充分支撑,法定形式,对外有约束力 程序:有法律强制...
    nikitakz阅读 1,157评论 0 0
  • 最近几年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发展”。我不介意、并坚持用互联网的状态来思考问题。我认为这是科学合理并顺应时代的。...
    沈之之之之之阅读 3,7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