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3期-痛点文案(撕逼李叫兽的PPT)

今天听完李叫兽的痛点文案,我非常不赞同PPT中的优秀文案。我发现了一个可能被李叫兽忽略的问题。

痛点文案对比

撕逼李叫兽的观点

撕逼问题:左一是经典文案,左二和左三是优秀的学员作业。问题是我认为左二和左三谈不上优秀,甚至及格都不算。

李叫兽的观点:基本款痛点文案特别简单,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使用产品前哪里不对了?后半部分,使用产品后满足了我什么需求。

我的补充观点:痛点文案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应当同属一个范围、有密切的相关性,前半部分讲出一个痛点事实,后半部分帮助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好的思路。否则就变成了尴尬的“神转折”。


撕逼PPT中的优秀作业

文案一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对应的,都是同属于女生的颜值范畴。

比如:你不能改变自己的身高,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身材。

但是,文案二和文案三的上下部分没有紧密的关联,我会感觉十分生硬和匪夷所思。

一年租房的钱买不了一栋房,跟我用买家庭影院有什么关联,除了都是跟一年的消费做对比。

比如:一年去星巴克的钱可以买一个自动咖啡机,那我为什么还要去星巴克呢。。。


我来优化两个文案

上下两部分文案一定要在同一个范围内,为同一个需求服务。

前半部分讲出一个痛点事实,后半部分帮助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好的思路。用户在这样的逻辑里很更顺。

而第二个和第三个文案,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明显不属于同一需求范围,用户并不觉得下半部分的文案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假如让我来优化第二个、第三个文案。

(后半部分不变)一年看电影的钱置办一个家庭影院。

(全部)看书我喜欢沉浸式阅读,看电影也是一样;一年去电影院的钱置办一个家庭影院,在家体验沉浸式享受。

(后半部分不变)属于你自己的精致茶杯

(全部)A:如果我必须忍受一成不变的工作,为什么我还要忍受一成不变的水杯?优集品,用颜值水杯来装点你的工作。

B:已经有了一个看不对眼的同事,为什么还要用一个看不对眼的水杯?换掉它。我不是水杯控,但在优集品我找到了能够让我心情舒畅的颜值水杯。

C:如果你无法换掉枯燥的工作,但你可以换掉low逼的水杯。上优集品,找属于你的精致茶杯。


重新梳理痛点文案

到这里,我又把李叫兽的课重新听了一遍,再来思考一下。

先从李叫兽的系统营销方法论来看痛点文案的价值。

营销本质是改变用户的原有想法,让情况对我们更加有利。

第一步:10种需求模板和需求自检清单,找到产品可以去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

第二步:梯子理论和用户视角,帮助建立用户跟产品的关联。但是这样的关联都是用户在消费了产品之后的结果,但并不是用户购买行为的动机。从用户视角来看,用户很难发现自己的现状中存在某种不合理、用户很难去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

第三步:基础痛点文案,找到用户的痛点,去刺激用户,激发用户做出改变的动机、欲望。

这个三步法,我非常的认同。前两步只是构建了营销的右半边(用户在购买、使用产品之后的部分),第三步才是营销的左半边(刺激用户的痛点,激发用户的动机)。


再来看基本款痛点文案是什么:


基本款痛点文案

基本款痛点文案特别简单,分为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是使用产品前哪里不对了?

后半部分,使用产品后满足了我什么需求。

在实际的使用中,后半部分的需求是已经被我们确定下来的,我们需要找的就是前半部分,用户的现状中存在哪些不合理。但是,我觉得在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两部分的关联性,否则就会出现文案二中两个部分没有明显关系的尴尬局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