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朋友圈,不看也罢

用上微信后,特别爱看朋友圈。亲朋好友在朋友圈里晒吃晒喝晒书晒娃,大家一起分享生活点滴,情景交流,其乐融融。

可是最近我发现朋友圈却有点变味了。不知何缘故,朋友圈里晒吃晒喝晒书晒娃的少了,晒加班晒生病晒决心的多了。而且晒加班一定是半夜加班,晒生病一定是带病工作,晒决心一定是克服万难一干到底。

某君近日在朋友圈晒一照片,左手背插吊针,上挂一吊瓶,座椅边放一工作本,上搁一笔,再配上几行大字“苦逼的娃,生病还在写材料”,情景令人唏嘘不已,怎一个惨字了得。

又如某君,总在凌晨发朋友圈,内容或是外出工作检查,或是伏案奋笔疾书,配上诸如“5加2,白加黑”的煽情文字,一幅苦大仇深的加班狗形象。

又诸如莫君,偏爱晒子女倚门等待的照片,再配以煽情文字“亲爱的宝贝,等忙完了工作,一定抽空多陪陪你”,活脱脱一出现代版“三过家门而不入”。

诸如此类。

看多了这样的朋友圈,我不禁产生疑问。比如在医院挂吊瓶写材料的那位,医院人来人往,人声嘈杂,能静下心来写材料吗?再如总是在凌晨发朋友圈的那位,工作照片又不是紧急任务,非要凌晨发吗?又如晒娃等待的那位,回回都是等待,有发朋友圈的功夫,就不能早点回去陪陪孩子吗?

后来有一位深谙此道的前辈给我解了惑。原来这些朋友的微信都加了单位领导,朋友圈不是给朋友看的,而是给领导看的,我这才恍然大悟。

哎,如果真的工作辛苦,告诉领导就行了,干吗要这样拐弯抹角地说呢?这种做法,把朋友圈也搞得变味了。这样的朋友圈,不看也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