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一. 以状态 (专注力, 精力, 意志力等) 来分配时间 !重点
- 工作可以分为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
- 专注性工作安排在状态好的时间段(例如: 上午)做, 非专注性的工作可以安排在状态相对差的时间段做
- 专注力深度
- 限制时间, 用秒表计时 -> 提升紧迫感 -> 提升专注力 //必须严格遵守, 不然就会失去作用 可以在deadline之后和他人约定好做什么, 事后有约也能提升专注力
- 把脑袋中的想法写在纸上 减少干扰 提升专注力
- 他人不断地打断/工具不断地切换 都会使专注力下降 -> 给自己营造一个"不受干扰"的工作环境 (工作室/会议室/...)
- 通信工具不断提醒会降低专注力 -> 学习/工作时把手机静音放包里
- 周围环境 如果周围的人都在专注学习/工作 你也更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
- 整理外物 能够快速的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提升专注力
- 专注力持续时间 15分钟·45分钟·90分钟 (只是大致数字并非准确数字, 具体专注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 需要非常高专注力的工作(同声传译)15分钟-30分钟就要休息
- 根据工作的内容和性质 可以以45分钟或90分钟 为工作时间单位
二. 有效早起和起床
- 有效早起的前提是有效的早睡
- 有效早睡 23:30前
- 睡前 3h 内不剧烈运动
- 2h内 不吃东西(但可以喝水和牛奶) 喝酒, 玩电脑游戏, 看电影, 不接受大量刺激
- 2h 内推荐听轻松愉快的音乐, 闻香薰, 读书
- 睡前 15min 左右记忆最好 !黄金记忆时间 !这时不要做看手机
- 躺在床上的时候想 今天是充足的一天, 明天也是美好的一天 的类似暗示 或者 想一下今天发生的趣事
- 扫描全身放轻松, 专注到呼吸上几分钟, 然后让大脑和全身"罢工", 就好像你的脑袋和身体不属于你了
- 睡觉前不要拉窗帘 让阳光照到眼睛上会分泌血清素 -> 自然醒
- 醒来的时候 先把眼睛睁开(保持1-5分钟) 想今天我要做什么 以及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然后起床
- 起来后 做"热身运动" 洗脸 刷牙 如果可以洗个热水澡更好
- 然后在纸上写上今天要做的事情 标注好时间段 和 重要程度 先做重要的且困难的
- 细嚼慢咽吃"营养早餐"
- 早上起来绝对不能做的事就是 看新闻 或者 刷空间和朋友圈
三. 中午
- 出去吃午餐, 细嚼慢咽 -> 晒太阳, 散步 -> 血清素上升
- 更换场景 -> 海马体活跃 -> 记忆, 学习, 工作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
- 积极地尝试新的事物 -> 乙酰胆碱上升 -> 心情变好, 创新能力上升
- 午睡 -> 20min - 45min 个人推荐 40min, 但不要超过一小时, 不然起来容易头晕, 晚上不容易入睡, 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四. 专注力重启术
- 在疲劳之前就及时休息, 而不是疲劳了才休息
- 闭目养神, 什么都不想 5-10 min -> 冥想/正念
- 小睡 5-10min
- 短时恢复性运动 热身运动 爬楼梯(可以冲刺) 深蹲 举哑铃 等
- 切换场景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更换场景工作
- 跟别人聊工作/学习之外的事
- 20min - 1h 的有氧运动(适量) -> 洗个澡(如果可以的话) -> 专注力恢复, 记忆力提升, 学习/工作效率提高, 晚上睡得更好 !运动过后是黄金时间 // 但是过度运动反而不利于恢复专注力和身体健康 主观越疲惫, 越需要运动. 越缺乏时间, 越需要运动
五. 休息日
- 平常休息正常, 休息日不需要多睡 就算多睡也不能超过 2h
- 互补休息
- 平常从事脑力劳动, 休息日就去运动
- 平常从事体力劳动, 休息日就可以欣赏书画, 看看书
- 平时交流的少, 休息日就多聊聊天
六. "趁现在" 工作术 - 把握现在
- 两个五分钟原则:
- 五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立马去做
- 当你很难开始做某一件事时, 其实这件事也没那么难, 无脑 -> 先做五分钟再说
- 30s 决策术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30s 决断就够了 实在无法决断的事情就先留着 以后再说
- 设定工作计划的时候 不只设定deadline 而是明确具体时间做什么
七. 并行工作 - 不需要很高专注度的工作
- 一边通勤一边看书 - 读书要有输出
- 一边散步一边思考
- 一边通勤一边听英语/听书/听歌
其他
- 删减不必要的工作, 一些事情可以交给其他人做
- 千万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做
- 节省出来的时间不要再用于工作 可以用于自我投资(看书,学习)/享受生活
- 及时行乐 为了未来忍受现在的人, 将来大概率也会在忍受中度过
- 每天都要有放松和享受的时间 可以吃美食, 聊天, 与爱人在一起, 看电视节目, 听音乐, 发呆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且行且乐~
- 重要且困难的事情/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先做
未来进步方向
- 看完 GTD
- 看完 习惯的力量
- 看完 PDCA工作术
- 了解 OK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