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欢乐颂2》的热播结束,改编自陈忠实老先生的《白鹿原》终于迎来了翻身之帐,收视率跃居第一的位置。观众们也通过这部剧看到一幅发生在白鹿原上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的变迁,里边的演员也用其扎实的演技征服了挑剔的观众。在中国缺少史诗作品的影视圈,这部剧绝对对的上这个称号。如果有主意就会发现剧中经常会提到“泾新茯茶”叫人颇感神秘,那么这种茶究竟是款什么茶呢?
在第一集时,鹿子霖提着茯茶到白家邀请白嘉轩父子参加他二儿子的满月宴,那种木板印制的麻纸包装,加上麻绳一栓,一下子让人对纸里边的茶有了兴致。第二次是朱先生只身退了清兵,答应方升到其家乡教书5年,临别之际白嘉轩送了一饼茯茶,并说那地方肉多菜少,喝了茯茶可以帮助消化。再就是朱先生推荐嘉轩当议员进城开会,白鹿原乡亲们纷纷让其帮着采买日用品,就有人点名让捎些泾新茯茶。而对于喝,《白鹿原》里最懂得喝和养生的就是冷先生了。白嘉轩腰被打伤,去冷先生家换药,冷先生给嘉轩喝的竟是用雪水泡的茯茶。用雪水煮茯茶,能激发茶多酚与水的融和,能让金花菌更为全面的释放,不仅能起到消食除腻、降三高、软化血管等,还对人体具有保健和疾病预防作用。
而茯茶的发展更是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茶叶由官方统制,贮存到偏远府库,用以交换马匹,所以称之为“官茶”。茶商由府地贩运交售给茶马司的茶叶,须向户部纳税请领执照,称为“请引”。每“引”规定可贩茶100斤,纳税200钱;不及“引”者,谓之“畸零”,另行发给“由贴”。无“由引”及茶引不等者即为“私茶”。当时朝廷为鼓励茶商贩运茶叶,每次将运到茶马司交割后,都奖给茶商;上引附茶700斤,中引560斤,下引420斤,作为酬劳,由他们自己出售或换马。因此种酬劳是在正茶(即交割的茶)之外附发的,称作“附茶”。以后用谐音“茯”代替“附”,便出现了“茯茶”。
随后,在明清时期及以后六百余年间先后生产的“马合盛”、“天泰全”、“泰合诚”、“人民”牌茯砖茶深受西部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建国后由于集中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最后集中于咸阳,使咸阳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缘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公私合营后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关闭。1953年3月,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湖南安化砖茶厂试制茯砖成功。1959年湖南白沙溪茶厂(前身即安化砖茶厂)改用机器压制,开始大量生产茯砖。1970年按政府统一安排,“茯砖”改由湖南益阳茶厂生产。 但是作为茯茶的发源地,陕西茯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慢慢的壮大起来,衍生出不同的品类,这其中较为知名的便属泾河茯茶。
泾河茯茶在工艺制作上,秉承古法的基础加以现代工艺创新,使茯砖茶以历史原味保留了下来,而其浓郁的茶香也是区别于其他茯茶的关键因素。另外,泾河茯茶,粗梗大叶,须以水煎,或滚汤冲入壶内,再次火温之,始出味,其色浓黑,苦味带甘,食之清神和胃,强身延年。这是茯茶的基本功能。消食与减肥腻、下气等药效是相通的。中医文献中称茯茶主治“食积不化”者见于《本草求真》。陈年茯茶从功效描述上有“消宿食”、“消饮食”、“消积食”、“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解酒食之毒”、“养脾、食饱最宜”等。
由于泾河茯茶属于上乘好茶,所以市面上难免会有假冒的品牌出现,因此在茯茶的鉴别上就显得至关重要。 泾河茯茶的冠突散囊霉使茶叶中的差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多糖、生物碱等衍变成茯茶素等物质,对人体新陈代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茯茶内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金黄色颗粒,俗称“金花”,即“冠突散囊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体。茯茶中的“金花”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并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之说。茯茶里面的金黄色的菌体并不是“发霉” , 金黄色的菌体俗称“金花”,学名为“冠突散囊菌”,是一种益生菌体。
近年来陕西茶如雨后春笋般强势崛起,其品质、生态、区位、历史人文以及规模都极具优势,并且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泾河茯茶以“好茶、好人、好生活”的新文化潮流为理念,不遗余力地将陕西的、中国的茯茶文化发扬光大,使茯茶这一历史原味、时代新品飘香万里,为六百年茯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不懈努力,也将努力拓展西部茶市场、打造优质茶品牌、传承中国茶文化,最终促进茶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