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人以上的朋友圈,不是事儿!

图片来源:网络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里,蔡康永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专家测试过,一个人就算不工作,不照顾家庭,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朋友感情的维系上,一个人也不可能维系超过150个朋友的感情。在场投票了一下,大部分人的微信朋友数量都超过了150个人。

其实我是一个很宅的人,自认为朋友圈子不大,微信如无必要也不会随便添加好友的。看到这一段,我就想:150个朋友,真是个庞大的数字,我的朋友圈要是什么时候能有150个人就好了。结果,翻到通讯录最下面一行,顿时被惊到了,我的朋友圈居然超过了150个人!

第一感觉是不可能,马上往上拉进度条,看看我的通讯录里到底隐藏了哪些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人物。一边往上看,一边回忆每个人是谁。果然,除了个别几个我实在是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添加的朋友,其他人确实都是我一个个点了添加,有过互动的朋友。

一部分人是以前的同学,同学一场,不可能不加个好友,但是,同学之中也不是每一个都熟络,有些人加为好友之后确实就没说过几句话,但总归同窗一场,也不会把别人删掉,就这样成为通讯录里的一个头像。有几个很好的朋友现在仍然联系着,偶尔也出来聚聚,但是现在,很多同学也只是逢年过节在群里问个好而已了。

一部分人是相处过的同事,加个好友方便呐,有什么事,又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发个微信,也不用短信费,而且,组个朋友圈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大家一个部门里的同事,想要商量个什么事情,也有了个手机平台的去处。同事在朋友圈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上班时间中,其实就出现在身边,微信也只是电话、短信、拍肩膀的升级版联络方式;在私人闲暇时,同事之间的联系其实不是特别密切(那种从同事发展为死党的人除外)。他们是一种在工作时会与你并肩作战,但是在闲暇时不会入侵你私人领地的生物。

另外一部分就是平常因为兴趣发展出的朋友了。这些朋友的出现,不会像上面两种人这样出现地理所当然,而是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这个人好像挺有意思的,做个朋友吧。这种因为兴趣而结识的朋友,有的根本没有见过面,只是通过网络聊天,有的只见过几面,但是却能在微信里相聊甚欢。

微信在我的生活中,不是一个必要的东西,只是一个需要的产物,当身边的朋友都开始用微信来聊天的时候,我才加入这个大潮流,一直用着,觉得越来越顺手,现在每天都会用到,根本离不开了。在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也比在电话薄里要好找的多,头像名字一对号入座,没错,就开始聊上了。

正是因为微信提供了我们这种便利,我们想加什么朋友,想找到什么朋友,动动手指就可以了,哪怕手机掉了,电话薄没了,换一台手机,登录微信,就会有同样的通讯录在那里等着。于是,我们加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朋友,在需要的时候问候一下,在没有必要的时候,就让他们静静地呆在那里,好像也是个不错的生活方式。

150个朋友感情的维系是需要我们耗费全部精力去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需要宣泄情感或者找人帮忙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动用150人的朋友团队。这150个朋友也不一定会希望有个人每天准时准点地问候。朋友有很多种,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特别真心的、特别铁的朋友,这种人可与而不可求,根据心理学家的推算,每个人一生中非常好的朋友只有5.8个。在此之外,还有我们偶尔联系的朋友,在生日的时候发个贺卡,在过年的时候送句祝福,也挺不错的。

在现代社会,诚然,微信占据了我们生活中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有的人自发地说要戒掉朋友圈,但是,在我看来,只要可以认得清自己的朋友,不要在无谓的人身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微信朋友圈就不会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看了一遍自己朋友圈,虽然远超了150个,但是却没有一个想要删掉的。在每一个头像和名字下,我都能回想起曾经的一段友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653评论 25 709
  • in the dim past 在遥远的过去 arduous work 努力的工作 Everyone thinks...
    whoosomi阅读 2,563评论 0 0
  • 1.理解"块"这一概念 块是 C,C++,Object-C 中的语法闭包. 块可以接收参数,也可以返回参数. 如果...
    A_sura阅读 1,865评论 0 1
  • 因为想到了高中生人设 会先用刚出道或者是前几年小甜豆时期的图 每个年级会有变化哒~更文的时候再慢慢叙述 美高是9-...
    RH_Roy阅读 2,7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