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的人才最合群

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他们都告诉我们要合群:没事不要老一个人待在家里,多出去和小朋友玩;要和每一个同学和睦相处。

潜移默化中,我们认定了自己一定要合群,毕竟人是群居动物。

于是,伴随着这种想法,为了融入集体,我们去看自己根本不爱看的电视剧,只为了第二天能和同事讨论剧情,丝毫不顾这种行为对自己而言完全是浪费时间。为了融入集体,半夜和室友开黑,致使自己的黑眼圈堪比国宝熊猫,发际线越来越高。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合群,我们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可扪心自问,强迫自己合群的你真的快乐吗?可能你因自己的“牺牲”换来了短暂地和周围人相处的时间,可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在我们的既定认知里,一个人的日子太过孤独。细细回想,高中时代的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那时候最害怕上的课不是完全听不懂的数学,而是被压缩到不能再压缩的体育课。体育课的流程一般是围着操场跑两圈就可以自由活动了。看着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说笑,形单影只的自己就显得异常孤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只好凑到人群里,听着她们讲着对自己而言根本不感兴趣的话题,偶尔还要努力插上一句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这是高中时代的自己。

本以为大学了就会好些,谁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似乎只属于名牌大学。

二流大学里,社团只是象征性地有几个,学生会里一遇活动各部门成员之间就互相推卸责任。经历过,失望过,唯一的团体活动便局限于宿舍。

大学宿舍里还会有人想办法合群吗?

当然会,而且还不止少数,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鸡汤来灌输不必合群的思想。


图片来自网络

大学,就是把几个来自天南海北本不相干的人聚集在一起,大家的生活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不同。在某件事上一个人的做法与其他几位不同,那么这个就自然成了落单的人。这个人该如何自处?继续保持自己的习惯,时间一久可能其他活动也会被室友抛弃,也许室友只是无心之举,但在这个人心中就会被无限放大。努力去合群?表面上一派祥和,背地里一定会讨厌这样的自己。

事实上,所谓的不合群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一道心防。

转眼已步入大三,我和室友都仿佛一夜间长大。不再熬夜,早睡早起,认真去听老师的每一堂课,课下为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各自努力。今天下午难得的没课,小A去图书馆复习教资,小B留在寝室为几天后的计算机二级浴血奋战。小C在背单词,为十二月的六级和明年的考研做准备。我关掉PS,开始思考下一篇文章的选题。

我们每个人都在做不同的事,一个人。而此刻,再没有人在乎自己合群与否。

在微博上看过一句话:孤单寂寞冷,不过是懒散堕落闲。用这句话来解释时刻关心自己是否合群也同样行得通。真正合群的人,不在乎表面上的貌合神离,不在乎是不是必须要一个人独处,不在乎旁人会不会因此疏离他。因为他们知道,不合群才是最大的合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时候对于一些注册到zookeeper的java服务,因开发无法给出相应的端口做监控,所以想通过监控工具对其进行监...
    老夫刘某阅读 13,630评论 0 1
  • 活性故障:由资源稀缺性或者程序自身的问题和缺陷导致线程一直处于非RUNNABLE状态,或者程序虽然处于RUNNAB...
    GavinBoy阅读 3,101评论 0 1
  • 1.感赏女儿说到做到,帮我洗衣服,这在以前她是连自己衣服都不洗的,这真是一个大的进步。2.感赏自己通过学习,知道上...
    幸福花路阅读 851评论 0 0
  • 别再骂孩子是个猪了。 你知道一个孩子从小被老师骂成是猪的时候,对她一辈子的心里伤痛有多大吗?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梦中的你阅读 5,127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