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条建议,帮你节省时间

不知不觉,2016年已到9月份了,年初的计划都实现了吗?你是否和半年前的自己别无二致?时间不等人,你怎么对待它,它就以怎样的结果回报你。别在把时间浪费在游戏和社交网络里,帮你节省时间的52条建议,每一天,都不虚度!


请看我,漂亮的坚持



计划


1.每天下班前,把明天需要做的事情,依照缓急程度排列写下,并且定下每项需要的预算时间,作为明天的工作计划。

2.每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检查下一阶段要做的事。

3.旅行或度假的十天前,把要做的事写出一份清单,逐件处理。

4.督促自己按照每天的工作计划做事,尽量不要脱离计划。

5.每隔两周,检查一次哪些事情进展太缓慢,甚至停顿下来。检讨一下是有未知情况出现还是自身的问题。

整理


1.把想到要做的事都马上写下,随时查看。

2.不要凡事都用电脑,若用手做比电脑更快,用手吧!

3.积存的文件、书信、记录、杂志甚至杂物,只会增加收拾、整理、寻找、堆积的时间,问题的起因是购买或存起时没有好好地想清楚是否需要。

4.每一件东西都应该有安放的地方,比如,特定的柜和箱。常用的桌子是使用它们的地方而不是安置它们的地方。

5.做一个有44格的文件袋,其中31格代表未来一个月的每一天,12格代表未来12个月,1格代表明年。所有需要在将来处理的事,都可以用纸写下来,存放在这个文件袋里。

6.把自己重要的证件的号码及相关资料记录在一张纸上,连同复印件,放在一个信封里存好备用。

交往


1.把命运放在自己的手里,不要让别人支配你的时间而觉得无可奈何。

2.浪费20分钟也比浪费200分钟好。处于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贡献的场合中,想方设法早点告退。

3.把校友会或没有收获又没有贡献的吃喝聚会的次数减半。

4.多年关系但又没有急需联络的人,可以用明信片维持关系,言简意赅。

5.学会对不够重要的事和人说“不”以把握自己运用时间的主动权。

6.利用午饭或者喝咖啡的时间去促进人际关系或者进行轻松讨论。

谈话


1.与人见面或者开会,先表明大家对时限的看法在开始。

2.避免做出“多少时间都可以”之类的大方表现。

3.一些琐事,不用太多时间做出决定,先简单讨论,若还未有结果,可跟随他人意思或者接受第一个出现的合理选择。

4.可以用电邮或短信的,不要用电话;可以用电话的,不要见面。

5.每次说话前,先考虑如何只用两句话说出你的意思。联系一段时间,你会发觉自己说话的能力大大进步,不在冗长松散。

6.说话时先说出你的结论,若大家同意,便可继续;若有人不明白或者不同意,你才需要作出解释或说明。

7.永远不要在还未清楚了解任务时便接受和离开。

控制


1.预先控制每件事所花的时间,便能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比别人多的事情。

2.如果所计划的时间不够完成一件事,先处理其中最重要的那个部分。

3.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在做的时候把整个人的精神、能力、意念全部放在这件事上。

4.把每一件重大的事分割为几件小事。小事较易控制和完成,因而整件事也会更快完成。

5.对于新闻无须花太多时间去了解或吸收,因为数小时后它便不新了。

6.每天预留1~2小时空白时间去处理突然要出现的事情。如果没有,把预留时间用在学习或者进修上。

情绪


1.在情绪时喝水及做运动,例如:走路或散步,平静时才回来。

2.每天最少进行20分钟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和头脑清醒敏捷。

3.当体力、精神或情绪不好时不要做重要的思考和决定。把决定的时间推到明天早上,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推敲、思量。

4.在晚上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不想、不做与工作有关的事,能使睡眠质量更好。

5.瑜伽或静坐能帮助一个人保持更平静的心境,更清晰的头脑。

反省


1.分析每天花多少时间接电话和阅读。前者是否太多?后者是否太少?

2.常常问自己“这是否是我此刻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

3.找出自己的生理节律:什么时候最适宜思考、做决定,把重要的工作安排在那段时间。

4.每天都给自己做少半个小时做自我思考工作:整理、净化自己的思想;检讨对人、对事的看法;处理杂乱的、不应该有的意念。

5.每天问自己一次:“今天我忙的事情中,有多少是对这份工作有真正而直接的贡献呢?”

6.弄不清一件事应否去做,先问问自己“不做会有什么效果?”

态度


1.找出第一步往往是解决事情的开始。

2.凡是在要与不要之间难以取舍的东西,都是可以不要的。

3.时间是无从补充的资源,因此,用在每一件事上的时间都应视作为一种投资,因而应该要求有合理的回报率。比较两件事之间的取舍,也可凭此决定。

4.对不懂的事说“我不懂”,对不明白的事说“我不明白”,并且请求解释。

5.不要回避必要的工作。主动去找寻它面对它,是最省力的方法。

6.拖延会产生压力和焦虑,不要等到了“最恰当的一刻”才去做某件事。

阅读


1.不要只用一种方式去阅读,应该至少有速读、细读、精读和欣赏四周。可以快速扫描,再决定是否详细阅读。

2.找出自己吸收文章内容最快的方式。有些人需要宁静的环境,有些人需要音乐,还有些人需要读出声。

3.凡事“等待”的时间都可以利用,可以想一下自己的行程或者是一本书。一般人每天可以有2-3小时之多的“等待时间”。

4.如果在车上、船上看书会头晕,可利用听录音的方式学习。

5.在电话旁一些你想牢记的字句,每当拨或谈电话等待对方时看看。

摘自:人民日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