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上

 在窗前,捧着杯盏,细细思量,清明又至。

 在暮之春,静下心来,折菊又寄到你身旁。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春雨一场伤。最爱春雨的绵绵,最恨春雨的绵绵。爱它缠绵悱恻、丝丝不绝,恨它优柔阴郁、滴滴哀恸。

    清明总是和着雨而来,注定是一场悲伤。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不知何时,许多人也已离我们远去,被风儿吹散在海里,飘荡在云端,佛曰:“人之灵魂,无形、无相、无声、无语、无味,却广大如虚空。”灵魂的玄机,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解开的迷,无法理解透彻,无法调控掌握。或许他们的灵魂正蜷缩在世世某一个角落,需要人们的祭奠。于世便有了清明。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清明是一个干净的节日,没有春节的浮华喧嚣,没有端午的激情昂越,亦没有十五的花好月圆,但却自有一股清净明朗,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一千年前的晚唐,有个人在雨中晃着身子,笑问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只见那牧童抬手指了下不远处的杏花村。牧之冒雨趱行,不只是怎样的心境凄美想让他找个酒馆,小饮两杯,看着匆匆而过的路人,或是去扫墓,或是去踏青,亦或者是游玩,而今自己却孑然一身,偏偏的又春衫湿尽,无奈任凭又添一丝愁绪,真真是个“做冷欺花,将烟困柳”,不知是自己“欲断魂”还是路人“欲断魂”。这边的牧之现在无限惆怅,那边的远之已在人间彷徨。“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无花无酒也甚好,似那野僧也自在,不解诗人何来萧然? 这也许就是诗的真谛,“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站在屋檐下,静看雨滴滑落了屋檐,瞬间虽然美丽,但下一秒却不见踪影,再美亦不过只留下涟漪,暮然,望桥上,又见你打着油纸伞,着了白纱裙,立在雨中,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朦胧了双眸,最怕不觉泪已两行。恍然,一抬头,只有雨拍打着石桥,似远方琴声,愀然空灵,涓涓心事,在静静流淌——清明,是一个可以让人思想滥了去的节日,泛滥到无边无涯,绚烂到海角天涯。听到墓前人们低低的呜咽,倏然间关照到生之脆弱,生之肤浅,死之沉坠,人之无奈。浮生开的花,只不过是前生无心的造化。清明,雨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是清明,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打在玻璃上,汇成一条条小水流慢慢坠到窗沿。 常年在外求学、工作,很多年里清明与我似乎成...
    方知书影阅读 3,717评论 3 1
  • 第十四章 清明雨上 “天色不早了,早点睡吧!” 凌山拒绝了竹瑶的好意,然后径直走向刚才躺卧的草堆,把干草分出一大半...
    张又一阅读 1,508评论 0 2
  • 半生浮云半生梦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也许终究是一场空 时光飞逝,一切也已变成回忆 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理智 是过程...
    翎风自来阅读 1,885评论 0 0
  • 上课时向旁边的同学借了一下笔记本。打开扉页,看到了一行隽秀的钢笔字,"即使没有人为我鼓掌,我也同样欣赏自己。" 这...
    平平无奇小个子阅读 2,515评论 0 1
  • 心流的概念 这一概念最早在1960年由心理学家哈里·齐克森米哈里提出,他通过观察艺术家、棋手、攀岩者及作曲家等,发...
    罗嗦大人阅读 10,825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