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抽象再推论

例如,某主管询问下属:“消费者现在的需求为何? ”对此,下属搜集了具体的信息,包括“A想要小猫”、“B想要家鼷鼠”、“C想 要松鼠”、“D想要天竺鼠”、“E想要小狗”等。

下属知道,如果不把这些“活生生”的信息加以处理,就直接向主管报告的话,大概会被斥责:“我可不是来替你整理报告的! ”因此, 下属认真思考:“小猫、家鼷鼠、松鼠、天竺鼠、小狗……对了! ”于 是,他向主管报告:“消费者现在想要小动物。”

各位觉得这位下属所做的抽象化工作如何呢?他确实已经将“小猫、 家鼷鼠、松鼠、天竺鼠、小狗”这些具体表现抽象化了。“小动物”这 样的表现,纯粹就抽象化来看是正确的。当然,“小型哺乳类动物”也没错。可是,如果直接就这样报告主管,主管的反应大概会是:“消费 者想要小动物?我听不懂,你再想一下。”确实,光是讲小动物,对方 大概无法理解,因为消费者与小动物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想要小动物 的是消费者,所以最重要的课题在于,从他们的观点来看事情。用消费 者的观点来看小动物,其意义为何?

这位下属发现:“对了,消费者想要把小动物当宠物养。”他推论出消费者与小动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结论法。也就是说,这位下属经 过两道手续,先抽象化(摘要法),再推论(结论法),引导出信息: “消费者想要养小宠物。”这则信息因为是最终推论,所以可以称为结 论。在这个结论当中,同时含有抽象化和摘要化的工作。

更进一步推论,宠物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精神上的抚慰,因此“消费者想要得到精神抚慰”的信息,也可能发生。然而,如此一来,这个结 论会有跳跃性,以推论的范围来说,已经进人假设的领域了。总而言之, 摘要和结论,最好一并思考,但是除非你要做假设性思考,否则得注意 不要做过度的推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表现思考的技巧,你能运用自如吗? •金字塔结构:逻辑思考的核心技巧 •信息的设计:我要表现什么?用哪种表现技巧? ...
    鸭梨山大哎阅读 1,965评论 0 6
  • 1.代码编码规范 统一使用小写; 注意书写时的换行缩进; 缩进使用两个空格; 类选择器,id选择器使用“”包裹; ...
    曾祥辉阅读 632评论 0 0
  • 一、 如今,我们活在物质丰盛的时代,只要我们口袋里有那么几张钞票,我们就能买到任何地方的东西,任何你能想象的、想象...
    谬炎阅读 245评论 0 1
  • 小时候期待新衣服,期待小皮球,期待过新年,期待那么多, 欲望那么小,快乐却又那么真,简简单单既能满足,若我能...
    灿然笑步阅读 298评论 0 0
  • 这娃今晚“狠狠”地闹觉来着。 我九点多困到要“昏迷”,可他精神到能跑一公里。 我实在扛不住,闭眼了。没多久,耳边传...
    漫漫无忧阅读 273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