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天深入研读《答南员善》的过程中,先生关于自我反思与改过、责善的观点如醍醐灌顶,令我深受触动,感悟颇多。文中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人非圣贤,犯错实属正常,关键在于对待过错的态度与改正的行动。过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对其视而不见、刻意掩盖。若能如先生所言,勇于承认并积极改正过错,这一过程便会成为自我提升的宝贵契机,恰似日食月食过后,光芒更加耀眼。
回顾过往,我常随波逐流,未曾认真审视自身行为。而研读此文后,我开始每晚抽时间反思一天的经历。就在今天,我感觉十分疲惫,满心想着睡觉,便给自己找诸多借口,想把功课推到明天。但想到有18个人在关注着我,自己平日里宣扬前置的好处,此时却做不到,实在惭愧。于是,我克服懒惰与拖延,准备好次日早餐后,在被窝里完成了功课。这是良知战胜惰性的一次胜利,让我对自己多了一份肯定。
反思夏姣姣老师的功课,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陷。我做事不够果断,不懂得拒绝他人,结果既为难了自己,事情结果也不理想。今后,我要回归心之本体,对于力所能及之事全力以赴,力不能及的当场拒绝,不再盲目迎合他人,做好真实的自己。人生短暂,不应让自己背负过重负担。
看到一大组在12点前全部完成功课并在群里互动时,我瞬间感到失落与羡慕,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但我随即自我检讨,回想起当志愿者的初心是服务大家、托举帮助他人学好阳明心学并学以致用,同时锻炼自己的格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想明白这些后,我不再为迟迟不交功课的家人焦急等待,而是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不易,也更加佩服他们在忙碌中仍坚持学习、提升认知的精神。
小青老师建议调整点评责善的形式,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我十分感激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无私的责任心。确实,群策群力、互相帮助才能让大家共同成长。不应只是少数人反复表达看法,每个人都应积极分享对他人功课的感悟、学到的知识以及践行计划,各抒己见、相互滋养,避免为完成功课而走形式。毕竟,将感悟落实到行动才是学习的初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反思,我清晰认识到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如沟通能力欠佳、内心不够坚定、易受他人情绪影响等,距离心无外物的境界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也欣喜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不再过度寻求他人肯定,明白工作是自我修行。遇到事情能够静下来思考,虽事事难以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此外,我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结识了许多同频共振的朋友,这让我倍感珍惜。虽说你我皆是人间过客,但我们不要擦肩而过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我。虽不敢自比哪吒般强大,但愿做一颗向着光明、踏歌前行的向日葵。感恩生命中的所有遇见,我会带着这份感悟与收获,在成长之路上坚定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