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一边听天由命,一边逆天改命


原题:

心理学中的「命运脚本/人生脚本」真的存在吗?人如何才能获得自由?

如何看待朱建军所说的“命运脚本”,艾瑞克·伯恩所说的“人生脚本”(Life Script)?

你认为它们真的存在吗?在你看来,人如何才能超越这些限制,获得自由?

首发于知乎:@紫鈊


谢邀~

我所理解的脚本是剧本的初始形态,所谓命运脚本/人生脚本,可以理解为是人一生的剧本的大纲。也就是说,人的一生有一个主线,他的所有人生经历都在围绕着这个主线展开,无论过程中有多少支线,但是主线的轨迹是不变的。

这个主线的形成来自于催眠,或者说是暗示。

在婴儿出生之后,他存在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围世界的一切都在围绕着他自己运转,所有的变化都由他而生。而且这个时候周围人的态度,也都会让他产生这种错觉。比如说哭闹的时候,妈妈把乳房送过来,婴儿就会觉得因为自己的哭闹而让妈妈的乳房来了,自己就可以吃饱,这其实就是一种妈妈给到婴儿的暗示,暗示婴儿他的这种全能感是真实存在的。

直到后来,慢慢的婴儿越来越大,这种全能感开始慢慢地被现实所打败,婴儿开始看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他的所有需求也并不是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满足。婴儿开始向外探索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婴儿会遇到一些挫折,有的是被照料者注意到的并且可以帮助婴儿解决的,有的是照料者没有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但是没有帮助婴儿解决的,这些加深了婴儿对世界的认识,自己不是世界的主角,只是现在他自己所见到的有限的世界中的一个个体。这一过程会持续很久,甚至有的人会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结束。因为在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或者见到听到过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人们是倾向于依然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是全能的的。

举个栗子~

直男癌们会觉得女人天生就应该相夫教子,不管自己多么渣,但是女人就是该顺着自己的意思生活~这是多么好的全能感的表现啊~

(ps:没有黑直男癌的意思~~不过,如果你觉得被黑了,那……来打我呀~~)

好像有点跑题,现在回到正题上。┑( ̄Д  ̄)┍

正是因为这种全能感的存在,所以婴儿会觉得周围人所有的举动都是因为自己而产生的,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而当婴儿认识到自己并不能产生这种影响的时候,已经晚了,这种感觉已经在婴儿脑中形成了潜意识,并且将时时刻刻影响着这个个体。

再举个栗子~

比如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不是孩子的错误并且告诉他这一点,那么孩子通常都会觉得在父母离异的这一事件中,自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家庭的不幸,自己有着很大的责任。可是事实上,这和一个小孩子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啊~

所以,大人们对孩子说,“都是你想多了” “小孩子你懂什么” “你太敏感了”,这没毛病啊~

┑( ̄Д  ̄)┍

除了这种无所不能的“敏感性”,可以让个体被催眠、被暗示,还有一点对于人生剧本的确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其实这个效应也有被暗示的部分,但是我觉得“讨好”的成分居多。当然这种“讨好”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了达到一些现实性的目的的讨好,而是一种为了达到心理的舒服的讨好。比如说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当一个个体接受别人的暗示的时候,是倾向于讨好这个人或者这个人所代表的群体。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分明是对这种个体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讨好。因为这种讨好会让个体在心理上感到满足,所以个体会倾向于接受这种暗示。

栗子,这里就不举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实验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上,说了这么多,其实所谓的人生脚本不算是一个伪命题,它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这绝对不是从一个人一出生就注定的,而是在后天的影响中慢慢形成的。也就是说,这个脚本一直都是未完成的状态,但是这并不影响个体生命的剧情进行下去。反正在剧本进行时中,正在进行的此时此刻已经是被写到脚本中的。

回到题主所说的自由,其实自由是相对的,有的人觉得为了达到自己所期待的成就感,可以全年24*365不眠不休(虽然有点夸张,不过如果能够有这个精力的话,这群人会愿意这么做的),然后去给自己休个假放放松,人家也觉得这种休假放松对他们来说就是自由了嘛~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即使每天得生活在别人看起来都是自由的,自己依然觉得自己过的很无趣、很不自由,就好像被命运制裁了一样。

所以,我并不是很确定题主所说的自由是什么,不过,想要逃避开题目中所描述的“人生脚本”,可能指向的并不是自由。依照我的理解,貌似是一种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人生的感觉。这种感觉说起来的话,好像也会是一种自由吧。

那么这种自由如何达到呢?

要不然就锻炼自己的精神,让自己的精神足够强大,足够应对所有之前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实现掌握自己全部人生的目标就简单了。不过这很难。即使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佛洛依德,他的所有理论也都带有他自己童年的影子(这也是所谓人生脚本的一种体现),那么又怎么能指望我们这些精神力量可能还没有他那么强大的人达到完全无视自己早年的影响呢?

其实,我们所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早就成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让我们去无视它,实际上是一种否认自己啦,我并不太觉得这会是自由。

所以,安心接受它吧。每个人都存在这种所谓人生脚本,但是这个脚本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来撰写的,把每一个今天过得精彩,就是对明天的自由最大的负责。

真是灌得一手好鸡汤,匿了~

以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