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让自己的世界更加平安祥和


回想2023年的新年前后,许多人可能仍然还是在家中自我隔离,或者是与病毒感染做着抗争,有多少家庭因为那场长达三年的新冠病毒感染,而失去了亲人,可以说没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家庭几乎没有。要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离去了,要么是亲人朋友永远走掉了。

曾看过一个在佛陀时代发生的事情:有一位妇人的孩子,才一岁就因生病而死,她抱着孩子整天哭泣,就不肯让孩子下葬,有个修外道的为了让佛陀出丑,就告诉她:佛陀能救她的孩子。

所以她就抱着孩子来到了佛陀跟前,求佛陀,佛陀说:我能救活你孩子,但需要你去做一件事情,就是去城里人家去借一粒芥菜籽,但必须是那家人家中没有死去的人。

妇人就挨家挨户地去借芥菜籽,可是她走遍城中,也没有借到一粒芥菜籽,因为没有一户人家家中没有死去的人。

佛陀用这个善巧告诉了大众,生老病死苦,每时每刻都存在,人世间没有逾越过这个自然规律的,所以,要接纳遵从世间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要是不肯接受,再痛苦悲伤也无济于事。

正因为佛陀明了了人世间的生死离别苦,所以才会去寻求断除痛苦的道路,最终佛陀用他的修证,告诉后世众生,烦恼痛苦是可以断除的,每个人都可以依据他宣说的法,走向人生的圆满。这是佛陀的世界,也是每个众生都可以离苦得乐的光明世界。

世间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遵从,人类的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就业环境,乃至于个人所能拥有的环境,都要去接纳遵从。

虽然,疫情过后,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意,所处的环境,没有得到更大的改善。房贷,车贷,投资失败所欠的外债,每天挣眼后,除了工作,还要面对这些现实中的烦恼,但只要还有健康的身体,还有回家后热腾腾的饭菜,甚至还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要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一切都会过去,我们所得到的,也是自己命运的必然结果。

长夜过去后,必然要迎来黎明前的曙光,严冬过去后,春天也很快就将来临,一切都会过去,2024年,好好保重,好好活着。


2024年,假如要送给自己几个关键词的话:就是不焦虑,不贪心,知足常乐。

不焦虑不是躺平,懒散,过一天算一天,而是放过自己,善待他人,不去奢求富贵,不去追求完美,不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不活在计较得失中,不活在追求不切实际的成功梦中,当自己的梦想跟现实差距太大时,往往就把焦虑情绪送给了自己,与其说想得到不是自己所能拥有的,还不如让自己拥有宁静的心灵。

只要是人,就有贪心的存在,虽然有的平时不明显,但只要是有机会,贪婪就会冒出来,尤其是这些年因为各种各样的投资,或者是做什么能赚大钱的项目,甚至是各种名目套路下的理财,各种的杀猪盘,各种的诈骗手段,都是利用了人的贪欲,才会上当中招,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的事。

贪欲之心是无底洞,有多少已经拥有令人望尘莫及财富的富翁,还是依然感觉到贫乏不安,还是要去用资本去搏击追逐更多的财富,最后落得钱财空空,家没了,人也啷当入狱的悲剧。

所以,贪欲之心就如毒药一般,只要存在,就像一枚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会令自己受伤。

现在人的生活并不是物质匮乏,也不是真的缺医少药,看不起病,而是精神匮乏,满足感大大减少。人生当中,就要适时地交个没钱,或者不如你的朋友,这样才能看到生活的不易与辛苦,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快乐与否,并不在与你得到了什么,而是在于你拥有了什么,心知足,则安之,心安就是福。

笔者跟父母在一起时,常听他们聊起年轻时的生活场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根油条,一个包子,还有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的肉水饺,都能令他们感到无比满足。

这样的回忆,能让人对生活没有任何抱怨,比起父母过去的年代,天天都那么富贵奢侈,犹如生活在在天堂。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内心,心念,思想,投射自己的世界,你的世界与外界的链接,又决定了什么你是什么人,被别人定义。

所以,你的人生只被自己演绎,剧本什么样,由你定,跟外界无关,身边的人,亲人,朋友,只是自己的人生某一段时期的客串,主角永远是自己。

很喜欢新版《哪吒》说的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成凡成圣成魔成仙,由自己。

2024年,你准备好了自己的剧本了吗?你准备怎么编演自己人生这场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这样一个故事。 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失去儿子,哭诉请求佛陀让他儿子活过来,让她远离痛苦。 佛陀答应了她的请求。 ...
    沙秒阅读 1,560评论 0 0
  • 索甲仁波切 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悠远的歌:藏文发音部分“e”上有第二声的标记) 我小时候在西藏听过乔达弥的故事...
    All_Fine阅读 5,105评论 0 0
  • 01 “正见”是佛陀的证悟,包含以下四项真理: ·诸行无常: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 ...
    厦九九阅读 4,647评论 0 2
  • 达照法师:第五讲 正宗分——少欲无为觉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苦空无常觉”,知道了世间一切都不能长久,没有哪一样可以...
    净霞_whx阅读 4,960评论 0 0
  • 在佛教修行里,讲究慈悲、忍辱。 于是诞生一种人格修炼——恒顺众生。 但你知道大多数人怎么理解这句话,解释这句话的吗...
    黑诗人阅读 2,25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