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云通信.jpeg

写这个专栏的目的很单纯,说大了是遵从人类文明的基因召唤--记录,说小了是满足人性自私基因的欲望--尊严。

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前一段时间的自我焦虑,作为社畜都已经养成了自我PUA的良好习惯。混迹互联网十来年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也干这么多年了,对应你的职级应该得达到领域专家的水平。“ 这话听多以后再回想自己的从业经历,也确实发现自己干这行虽久,确实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输出。

而且还要面对中国职场特色“35岁陷阱”,所以没准哪天都不干这个了,总结回顾下这些年自己从事的领域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能对以后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有启发租用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那我是做什么的呢?我12年本科实习,一所普通二本计算机专业,因为离家近毕业后自然而然来北京找工作。作为没有学历、经验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只有二十来人的小公司。那家公司是传统CTI厂商,主要做呼叫中心、视频会议等软硬件产品的销售、运营。因为当时云计算正风起云涌,公司有一个只有4、5个人的研发团队负责研发新一代SaaS呼叫中心。当时我作为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凭借着一股子莽劲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获得了很大的成长。第一次接触到CC、IVR、分布式、并发、PSTN等各种业务、运营、研发、运维等领域名词和知识。

当时赶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几年,而我第一家公司甚至都不能算一家互联网公司。于是15年我去了一家互联网大厂--乐视。在乐视期间主要就是做一些CURD的接口开发工作,但也接触到了互联网公司的研发和业务流程,其中一个项目是在乐视手机钱包中给手机号充话费或充流量,也因为这个项目给公司带来了500多块钱的资损,于是我趁老贾跑路前先跑路了。

后来我到了滴滴。在去滴滴之前我还有一份6个多月的云厂商UCloud工作经验,而且是售前架构师的工作,需要和销售一起出去跑客户,出方案。最后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当面吹牛皮又回到了研发的岗位。在滴滴主要做短信通道的研发。因为互联网激烈的竞争,出于日常运营营销的需求,用户触达是基本且高频的操作。又由于移动互联网手机作为用户核心载体的特征,短信、电话等一系列传统通信手段都重获新生。互联网公司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地使用这些手段尽快获客以及唤醒用户。随着业务的跑马圈地,滴滴内部各种触达通道最后也整合成了一个统一的触达平台--云通信平台。只不过不像市面上已经很成熟且商业化的阿里云通信、腾讯云通信、华为云通信等,滴滴云通信只是面向内部等私有平台。

等我把滴滴搞退市后,我又来到了现在的公司--美团。在美团内部几经周转又做回了我的老本行”触达平台“,一直到现在。

这么回忆下来,也就解释了我要写的主题来源。标题之所以定成“云通信领域模型”,分词来看总共分成四个词也分别对应四大部分内容:“云”对应服务模式,代表了服务以什么形式提供给客户,这部分主要介绍互联网内部私有化的服务形式,比如服务接口、内部结算等;“通信”对应渠道能力,代表了服务具备的触达用户的能力特点,这部分会横向展开介绍主要的互联网营销渠道能力,比如短信、push、电话、邮件、。“领域”对应了业务范围,代表互联网通信业务包含的所有重要环节,这部分会纵向涉及不同岗位角色比如用户增长、业务产品、内容运营、渠道采购、技术支持、研发、财务等;“模型“对应通信本质,是基于所有现状的形式化表达之后抽象出来的通用原理。这部分是我个人对所有内容的复盘思考,以及对多个不同领域的触类旁通,可能不够深刻,但如果起到抛砖引玉给人以启发的作用也就达到目的了。

另外起这个标题的鸡贼想法是从信息检索考虑的。云通信既覆盖了云计算的概念也覆盖了传统通信的概念,领域这个词又取自很火的“领域驱动设计”又可以覆盖设计研发的关键词,而模型当然是为了蹭大模型的热度,万一有人想搜大模型结果误打误撞来到了这里。但愿我的鸡贼想法有用。

虽然云通信是明面上的主题,但背后还有一双无形的手存在,那就是神秘组织”运营商“。不管是传统还是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都是由运营商搭建并运营的。互联网公司只是利用了这些基础设施并结合自己的商业特征包装了符合自己用户使用的业务逻辑。互联网因为相对开放,所有知识基本上都可以从公开渠道找到。而运营商因为组织结构、商业模式等的特殊性,一些交互逻辑并不为普通大众所知,甚至是一些相关从业人员的盲区。其实我也知之甚少,但我想通过编写这个专栏,补充了解并汇总关于运营商交互的细节,以避免面对相同疑惑的人重走来时路。

最后说明一点,从内容编排上并不会按照“云、通信、领域、模型”这样的顺序安排。而是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迭代路径来介绍,传统通信->互联网领域 -> 云化 -> 模型 。这样可以让读者还原理解事物的原貌,避免产生信息差带来认知混淆。

另外我虽然是一个研发,但内容不会深究技术细节(主要是因为我也不太擅长)。核心目标还是从渠道到平台,从工具到流程递进总结、归纳云通信这个互联网产业下的细分领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来古往随风去, 书剑相伴两袖空 笔者在运维领域耕耘十余载,07年加入到平安集团旗下的科技公司。11年主导集团内最...
    余何_众神的大师兄阅读 13,693评论 8 22
  • 早就想写一个系列,给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介绍一下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5G移动通信系统,但一直没想好怎么写。最近看到ON...
    DeepNoMind阅读 3,073评论 0 0
  • 自序 大数据产业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几乎所有领域都被大数据的热潮席卷。我们看到,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
    中阳阅读 4,235评论 0 0
  •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和大家聊一聊笔记本电脑的相关话题。 笔记本电脑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私模,一种是公模。 所谓私模...
    renault_photo阅读 23,518评论 1 7
  • 在5G大潮来临之时,准备做一个专题,介绍5G的基本知识,欢迎投稿共创。 大纲如下: 第一模块 历史视角:5G的发展...
    sphixxx阅读 8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