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胃到心,食欲的真相:为何爱吃甜食却不易饱?

在现代社会,甜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触手可得的美味。

每逢喜庆佳节、聚会聚餐,各式甜点、蛋糕和甜品琳琅满目,总能勾起我们对甜食的无限幻想。

然而,就在这甜蜜的诱惑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不少人苦恼的问题:

为何甜品越吃越多,却总也吃不饱?

——

01. 案例引言:

年轻的小琳特别喜欢吃甜品,蛋糕,尽管被母亲多次说教,她还是抵挡不住诱人的甜味。

每次品尝那些小巧精致的糕点时,她都觉得自己的胃像个“无底洞”,仿佛满足不了一样。

更令她困扰的是,尽管吃了很多甜食,体重也在不断上升。

却总有一种“饱腹感”无法达到。

尽管她知道甜食对身体并不健康,但每次吃得“停不下来”,使得她陷入了“吃与不吃”的纠结。

——

02. 从胃到心,食欲的真相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食欲的真相。

食欲是由复杂的生理和神经调控系统共同发挥作用的。

当我们进食时,胃部会产生饱腹感的信号,传达给大脑,让我们感觉到满足。

然而,当食物中含有高糖分的甜食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当我们品尝到美味的甜品时,甜食中的高糖分会使大脑多巴胺等神经递质释放更为剧烈。

产生强烈的愉悦感,进而增加对甜品的渴望。

——

03. 为何爱吃甜食却不易饱?

甜食中的糖分会刺激人体的味觉感受器,让我们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然而,甜食往往热量较高。

而且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纤维等营养成分,这导致我们吃了甜食后,很快又感到饥饿。

容易再次进食,从而形成了“不易饱”的现象。

此外,甜食中的糖分会迅速被吸收,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

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因此增加,产生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促使我们继续寻找更多甜食。

这种快速的血糖上升和多巴胺释放形成了一个“奖励回路”。

使我们对甜食产生了“贪多”的心理,进而导致食欲的不易满足。

——

04. 特征和表现状况

这种食欲异常表现为对甜食特别偏爱,而对其他食物的食欲相对较低。

高发人群主要包括甜食爱好者、压力大、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

——

05. 如何防治

为了减少对甜食的过度依赖和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甜食的摄入量,适度享用

为了避免过量,可以设定每周或每月吃甜食的次数,避免频繁摄入过多的糖分。

2. 控制情绪食欲:

情绪波动时容易产生食欲的变化,尤其对甜食的渴望增加。

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避免用食物来缓解情绪。

3. 注意饮食时间:

不要过度延长饮食时间,尤其是在晚餐后不要吃过多的甜食。

早餐要吃好,避免中午或晚餐时因饥饿而大量摄入甜食。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发现自己对甜食的渴望无法自控,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规划和调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