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4夜读《中庸》

一直想做个新课题《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断断续续搜集整理了很多资料,但始终抽不出整块时间来梳理。半拉子课件放在文件夹里,时刻警醒着自己。

孔子是个特别讲究“名分”的人,一生都在宣扬“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分在孔子所处的周朝春秋时期,代表着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同,也代表着一种话语权的拥有。

史料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和)为逃避战乱从宋国逃到鲁国,官职为陬邑大夫,估计也不是什么高官。正房施氏夫人连续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后来小妾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孔子的哥哥孟皮,可惜腿有残疾。叔梁纥为了让老孔家不断后,接着娶小妾,66岁时娶了18岁的少女颜征,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孔丘。

据说,叔梁纥与颜征“野合而生孔丘”,这是孔子人生中第一个抹不去的污点。小妾所生之子,又不是嫡长子,按照周朝制度,孔丘不可能承袭父亲的爵位,这是第二个没有名分。

孔子一生,可谓命运多舛:少年丧父,3岁时父亲去世,孔子及其生母颜征被正房夫人施氏逐出家门,流落乡野;青年丧母,17岁母亲去世,又被贵族季氏家臣阳虎所羞辱;中年丧子,儿子孔鲤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儿子孔伋。公元前479年,72岁的孔子感到时日无多,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孙子孔伋托付给最得意的弟子曾参。

曾子师从孔子,孔子将自己的孙子孔伋(子思)交给曾子教育,孟子自称是子思门人的弟子,也就是说,孔子是第一代,曾子是第二代,子思是第三代,那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子思的门人第四代,到孟子应该是第五代。

王阳明的“心学”起源于孟子学说,而要追溯孟子学说的根系,准确来说不在孔子,而在子思,再往上追溯,在曾子。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在为他人谋事办事时,是否能够秉持忠诚不二的心志?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言而有信?最后一句,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德,在生活工作中实践运用了吗?“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光学习,知道了道理还不行,还要去实践运用,这才是知识智慧最总的目的,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源头。

学国学的目的不是讲学,而是运用,是去做利人利己利社会利国家的事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本书的评论 此书是对儒家这一人类历史上也许影响最广、流传历史最为悠久的伦理和精神传统的深思和启发式的阐述。它具...
    雷雷有话要嘚吧阅读 5,339评论 0 4
  • 家世渊源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姓家的女儿野合...
    chenge微博谈阅读 6,791评论 0 16
  • 一次成功有效的心理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很多人觉得心理治疗是非常神秘的,谈到“心理问题”就闻声色变,即使心理、生理痛...
    Andy尐雪阅读 3,863评论 0 0
  • 冬天的风,很冷很凉,就像已经漂远了的爱,风过无痕,可记忆却尤在。 <1> 体育课,陶媛没去上,因为今天特殊不方便。...
    风铃草_LYF阅读 4,377评论 47 45
  • 又梦见了你,那么习惯,又是那么的伤感。梦里我们紧紧拥抱,很久不舍得放手。 但是我终于变了,梦里的我也是清醒的,...
    Osnic阅读 1,0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