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的年味

      每年回家过年,在行囊中带一本《三联生活周刊》是必备的行装。 相比糖果零食,新衣新鞋,三联周刊是一份精神年货。三联的春节合刊《最想念的年货》是吃货们一年一度的念想,今年已经做到了第五年。总是在年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准时送达,我每年收到了都舍不得马上就看,必得特意留着,放到回家过年的时候细细回味。这也好比年前做好的虾丸蛋饺,现在吃也成,但总得放到年夜饭的餐桌上,才特别有味道。

     这几年来,因为这本春节合刊,我跟着记者的脚步走遍祖国的天南海北,见识到了各族人民怎样过年,领略了各地的年风年俗,年菜特产,虽然每年的春节都没有出门,就是在家里过着最传统的新年,吃着几十年不变的年菜,倒也是神游三千里,似乎到各地去过了个年,尝到了各地美食,倒也很是受用,当然,这个纯属意淫。

     今年的三联更是走出了国门,“以食为旅,四海一家”以“环球寻味记”的大手笔,带读者领略世界各地的年味儿。《北海道的年夜饭》中,作者发现圣诞节过后的几天里,房东太太也是忙进忙出,原来准备年菜的折腾,日本主妇也一样。只不过日本的年夜饭都是冷菜,厨房早已不开火了。精致的五层漆盒内,盛装着各种赏心悦目的精致菜式。我顿时联想到这几天正在日本旅行的朋友,微信上发出来的一日三餐,清减而孤寂。讲真,日本菜,真的就是用眼睛来尝的。这样一来,去日本旅游的打算又有点黯淡了。

     一个出生八十年代的广州人,以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娓娓叙述了广州的茶点,肠粉、蛋挞、烧麦、牛肉丸,“江边细斟,在这里喝茶才能感到真的回到了我的广州”。想起我那闺蜜,这几天正在珠江边看“小蛮腰”,吃早茶,晒出来的各色点心,比作者写得还要详尽诱人,看到这里,我默默咽下了一口口水。

      最感兴趣的文章是张学良夫妇的一份食单(我看书有个不好的习惯,从来不按顺序来,永远是先看目录,挑感兴趣的文章先看。看报纸是从后面的副刊开始,往前翻)文中提到张学良和赵一荻都是对饮食十分讲究的人,这点不足为奇,老话说的:三代为宦,穿衣吃饭。他们都出生富贵人家,从小培养出来的一条刁舌头。可是赵一荻居然做得一手好菜,这就有点稀奇了。当然,我不看这篇文章也明白,只要有爱,一切奇迹都会发生。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看张氏夫妇的家厨回忆这对夫妇的日常饮食细节,倒不如说是在听她讲述这对夫妻在饮食背后的故事,张氏夫妇爱吃的各样食物,对食材的精益求精,赵一荻无条件地照顾先生的口味....最精彩的故事,总是深藏在故事的背后。

     在一家人的麻将桌边,在老妈的絮叨中,见缝插针般地将一本三联周刊看完,一个新年也就基本过去了。明年,三联又会带给读者怎样的年味体验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初听到冥想的时候,是听说很多人坐在一起,啥也不干,就冥想,那时候我以为是什么邪教之类的,哈哈哈,后来经过更多的了...
    Doris多多阅读 1,131评论 4 1
  • 昨晚,做了个灵性的梦,醒来后发现自己还在原地,都只是虚惊一场,唯有日子又过完一夜,我还好好活着。 睡前...
    眷恋一座城阅读 2,415评论 2 2
  • 人都会遇到很多老师,有好的,有不好的。不过大多数都是普通的老师,没有特别的好与不好。 在我遇到的老师中,有一位老师...
    扬帆寻己阅读 1,800评论 1 0
  • 一个人想要安静下来的话,去寺庙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走在幽静的小路上,听着鸟儿的叫声,以及念佛声。 用心对待生活,多爱...
    mangata鹿阅读 1,794评论 0 0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
    我是张望好时光阅读 1,560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