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条件的爱
几乎随便哪一个家庭教育的体系都会有关于这一项的课程,随便哪个讲师都要把这一点强调了又强调,但现实是我们不断听闻到这样的例子。
昨天和一个开机构的朋友聊天,说到一个他们给她原定计划北外的孩子,最终因为一个老看缺点的父亲,抑郁、休学,最后只考上了一个职高。言辞之中,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会这样呢?说来无个字、做来一大堆,在我们思考中、学习时,下决心要无条件爱孩子很容易,但我们着急生气发火,能有几个人记得刚才做的决定?冷静时想要健康快乐的孩子,发起火来大多数人只想要听话一点,做作业快一点、手机少一点的孩子,是这样吗?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初心已经因情绪而改变,已经从“不管怎样爸爸都爱你”,变成了“你赶快做完作业爸爸才爱你!”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和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