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三、步入婚姻殿堂,李婉清开启新生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家正处于艰难时期。一方面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苏联单方面撕毁条约并向我国逼债。为偿还外债,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在这双重打击下,多数人温饱难以保障。阳港市的李婉清一家也深陷困境,她的大姐李淑清没能熬过艰难岁月,在饥饿与病痛的折磨下早早离世。
为帮衬家里,李婉清省吃俭用,把积攒的工资和粮票寄回家,在她的资助下,家庭生活状况有所好转。她常给上学的李建明写信,叮嘱他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为提高李建明的成绩,李婉清还寄去许多学习资料,甚至把自己一直珍藏的金星钢笔送给他。
时光流转,李婉清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母多次写信催促她找个合适的人成家。信中,父母语重心长地劝她:“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有了家庭,遇到困难能有两个人一起面对。你独自在那么远的地方生活,我们实在放心不下。”起初,李婉清以年龄小为由婉拒,但看到身边同事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再想想自己快30岁还孤身一人,每到夜深人静,她也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一天下午,刚下课,校长魏明亮走进教师办公室,径直来到李婉清的办公桌前,说道:“李婉清,跟我去办公室。”李婉清赶忙起身,跟着魏校长来到校长室。等她坐下,魏校长笑着说:“婉清啊,你也该考虑找对象了,别只顾着工作。我观察很久了,有个小伙子和你挺般配,你们可以先接触接触,要是双方都满意,就成个家。”说着,校长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电影票,“我托人弄来一张今晚的电影票,你今晚啥也别干,去矿上的电影院,有个小伙子坐在你旁边,你看看合不合适。这小伙子关注你很久了,挺喜欢你的。”
当晚,李婉清按时来到电影院。身旁的小伙子身高一米七五,身材瘦削,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长脸,看起来文质彬彬。李婉清对他第一印象不错,两人互相介绍后便一起看电影。电影结束,小伙子坚持送李婉清回学校。
就这样,李婉清开启了初恋。小伙子名叫张大明,家在迎春市,在矿区工程处当技术员,比李婉清大一岁。张大明父母都是矿山采矿工人,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一家五口,是普通的矿区工人家庭,生活不算富裕但也能维持生计。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李婉清和张大明步入婚姻殿堂,有情人终成眷属,携手开启新生活。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女儿呱呱坠地,李婉清希望女儿漂亮出众,便给她取名“张丽”。两年后,儿子张军也来到人世,李婉清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