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突然收到了班主任老师发的群公告。
点开一看,是要求大家参加一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
于是,我按要求进行了注册,点开了题库,开始和小朋友一起学习。
说实话,对咱们理科生而言,这些知识确实非常的生僻。可我看过一部分之后,发现也不是全无兴趣。
题库中有大约三百道题,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不看答案,十道题当中,我还是能做一至二道的!
题库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现摘下来给大家见识一下。
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原被称为“瓮山泊”,明代时改称“西湖”,清代又根据( )挖“昆明湖”操练水军的典故,改名“昆明湖”。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读完,我笑了。
因为我还记得,咱们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曾有“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这么一段,操练水军那当然就是汉武帝干的事儿了。
三百道题匆匆看了一遍,能记住了吗?不能,基本没什么印象。不过竞赛只考八十题,要在三百道题中找出八十题来,我觉得这并不困难,没必要去背。
为了保险起见,我把这三百道题复制出来,粘贴在一个word文档中,这样我们在答题的时候可以用CTR+F进行查找。这样能提高完成速度,毕竟答题时间只有60分钟。
此时,我心里又有了一个想法,我们用CTR+F进行查找,如果不小心得了100分,那岂不是有作弊嫌疑?
思索片刻之后,我认为,本次竞赛本属于开卷考试,规则上并没有作出不能进行查找的限制,所以这应该不算违规。
那就事不宜迟,开始竞赛吧。
屏幕上显示“只有一次机会,请慎重考虑”,我果断点了确认,开始答题。
第一题出来,读罢,太陌生,不认识。
好吧,上CTR+F!
word文档叮当一声,显示“查无结果”!
重复一遍,仍然是“查无结果”!
换关键词再查询,仍然“查无结果”!
题库里根本没有这道题!尼玛,这不是坑爹吗?怎么办?
度娘?赶快求助于度娘……
百度搜索是个什么情况,记录千万条,前面几条是广告,后面只能一条条去试。
第一道题,估计就花费了五分钟,我已经开始淌汗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们就这样紧张地、慌慌忙忙地在竞赛题、题库、百度之间不停地切换和查找。当完成到第50题的时候,系统自动提交了答卷,因为时间到了。
在我的感觉中,这50道题大概有三分之一可以从题库中找到,另外还有三分之一可以在百度找到,仅此。
如果按一百分算的话,我们的得分不会超过50分。本次竞赛,算失败了。
之前对于得一百分的担心,原来是多余的。
对手太狡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