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写给冬木的信(11)

冬木:

刚才看了,不,确切地说是听了主编大人一篇文章,“学写作要看什么书?”

艾玛,那背景音乐跟悬疑片似的,主编声音就像个大侦探,“当当当”,“当当当”,语速极快,我还没看完这一行,他都读完下一行了,真是一路小跑被“当当”到了文末。不知不觉心跳加快呢,好像有什么情绪被带起来了。

文章讲了一个文案写手――靠情绪写作的黄大明,向老板――写作机器刘能写请教写作的事。刘能写推给了他十二本书,讲到这,聪明的你一定明白了主编大人的意思:你输入不够啊,快去看书!

可是黄大明还没明白,我真替他着急,好在他有他的想法,打算看完书和老板“套瓷”,哈哈,还畅想老年版刘能写是什么样子!

不管怎样,他准备读书了就是好事。

还有文章中主编大人的例子我觉得特别形象,感同身受。文中说:

黄大明写东西经常卡壳,过去写完之后自我感觉很良好,而现在,各种不愿意看自己的文字。

这就像一个号称吃货的人突然得了胃病,看什么都觉得恶心。黄大明觉得自己得了“写作厌食症”。

这个病我也有,真是那样,生病时觉得觉得生无可恋,这下好了,终于找到药了。我在这篇文章的下面点了个赞,准备去买书,这时我看见了一个留言,顿时眼前一亮。

留言是这样写的:

机智的我赶紧买了这12本书,提示付款成功后我歪着嘴笑了。

艾玛,我也歪着嘴笑了,套路啊,全是套路,厉害了我的主编大人!

我也开始浮想联翩,想象着一个中年老男人,其实就是老年版刘能写,端着泡着枸杞的保温杯,一边磕瓜子,一边看十二本书的销量,那个销量真是血压仪上的水银,按一下气囊升一大截。

哈哈,我拍手叫绝,飞快地去网上狂搜这十二本书,大数据时代,网上什么没有,还用买书吗?主编大人你失算了!

书单摆上:

1、《乡土中国》 费孝通

2、《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3、《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4、《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

5、《公正》迈克尔·桑德尔

6、《黑匣子思维》马修·萨伊德

7、《黑天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8、《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9、《姥姥语录》倪萍

10、《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11、《围城》钱钟书

12、《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我先搜了《万历十五年》,为啥?因为前两本太像工具书了,怕读不下去。

果然,网上有《万历十五年》的全本,立马下载,翻看……

唉,怎么说呢?

开篇就好多内容没见过,比如皇宫内的官职,奉银,礼仪,这些在电视剧里倒是看见过,当时只看个热闹,也没往心里去。

现在不一样了,今年打算写小说的,而且是古代背景的小说,这本书里面信息量太大了,好像可以做指导用。这样轻率地在手机上划拉心里无比的焦躁,感觉有好东西在眼前却抓不住。

这是一本书,是一本很有用的书,我的内心不淡定了。

我回头翻看了一下序言,作者读博期间花了五年时间研究明史,又在教学空余花了两年多时间研究《明实录》,历时七年,完成了书的初稿,英文版的。为了面向国内读者,作者又与国内学者磋商,才把中文版《万历十五年》展现在我们面前。

艾玛,我得多肤浅啊,只看到这本书对我现在写的小说有用,却没看到这本书有这么深厚的内涵和这么漫长的写作时间。

我忽然强烈的感觉,读完这本书,我的生命会有延长七年的效果,不,不止是七年!因为我没有黄老先生的学识,我自己去看明史也许需要两倍或三倍的时间,而先生把这本书放在我面前,等于节省了我那么多年的时间,我的小心脏啊,卜棱卜棱地乱颤。

我该怎样接受这文学史上的饕餮盛宴?沐浴更衣,磨墨熏香,此时,只有仪式感能表达我内心对这本书的期待和渴望。

放弃电子书,我打开京东,果断下单,顺手又买了其它两本书,《黑匣子思维》和《姥姥语录》。瞬间,我感觉我的生命又要延长十年,因为这些书可能是主编大人用他花费了默默无闻的十年总结出的经验推荐给我们的。

我仿佛看到主编大人歪嘴一笑,这才是他想要达到的效果吧?我真心臣服在大人的“套路”中,默默地在心里说一句:“谢谢!”

好了,不多说了,看书去!顺便晒晒单。

                              喜欢套路的小合子

                                      2018.1.11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