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判”的思考

图片来自网络

早上收听罗辑思维,听到的关于评判的观点很有意思。

不要轻易去负面评判一个人或一件事,比如说这个人不行,他是一个恶棍、一个低能儿、一个傻X。当你如此这般给此人下结论之后,以你的知识和逻辑能力,马上会编造一套理由,在自己内心里来论证这个判断。这种行为的结果是从此丧失了对这个人或这件事代表的所有现象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这种描述太贴切。部门新入职的实习生A,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后,我就给其下了评判:小姑娘太自我,也不会与人沟通,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不是我愿意交往的类型。下了如此结论之后,在工作时、在一起吃饭时,我不断地用眼睛看到的现象去论证这个判断,使之越来越牢固,也越来越只会与之维持表面上的浅交。即使这个人有任何新的举动或改变,我都很难改变对她的认知,因为我接受新认知的大门已经关闭了。
这种处事态度自然很不理性,也不成熟。

我们不断地通过阅读、通过学习修炼自己,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不局限于自己眼前的这个小世界,设法扩大自己的格局,不陷于“坐井观天”的盲目中。正确、理性地与人交往、沟通,对人对事保持客观的看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也是升级认知的一门必修的功课。

而我,还在修习的路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蔡海山阅读 715评论 1 51
  • 我会永远记得这种痛,永远得记得。儿子,妈妈好想你,好想!你那该死的爸爸不和妈妈一条心,你的防疫针不知打了没?你的鱼...
    弯弯曲曲折折阅读 260评论 0 0
  • 世间终有一隅, 上演一切美好。 育才“悦享成长”父母讲堂第二期如约而至。 为期一周,一至八年级孩子的家长依...
    晓贤偶拾阅读 668评论 1 0
  • 感赏老公天天回家,感赏老公对事业那么认真,感赏老公对家里的付出。感赏老公回去参加侄女的婚礼。感赏老公还会主动跟我说...
    芬芳花盛开阅读 1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