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70载岁月在天山脚下沉淀出璀璨年轮,“新疆是个好地方”的赞歌在帕米尔高原、塔里木河畔回荡,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像秋日饱满的棉桃,盛满各族群众的幸福期盼。此时,乡镇作为连接政策与百姓的“毛细血管”,既是70年变迁的“活化石”,更是续写华章的“主战场”。而“党建红”不仅是新疆大地的鲜明底色,更是推动基层发展的根本遵循。
党建红是凝聚民心的“粘合剂”,让喜悦浸润每个角落。70 年来,新疆从戈壁荒滩到绿洲新城,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不变的是党与群众心手相牵。乡镇一线的党建,不是墙上标语,而是党员干部沾满泥土的双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里的热茶、解决“急难愁盼”的承诺。和田乡村,党员先锋队带农技专家进棉田教科学种植;阿勒泰牧区,“马背党支部”顶风雪为牧民送医送药办社保。这种“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做法,让党建与群众需求深度融合,让喜庆扎根百姓心坎。这印证了普世真理:基层党建的生命力,在于与人民同呼吸,唯有 “人民至上”,才能凝聚发展力量。
党建红是驱动实干的“发动机”,让答卷写满奋斗担当。70 年成就靠实干得来,如今站在新起点,乡镇落实乡村振兴更需党建引领。昌吉州乡镇,党员带头成立合作社,让闲置土地变“金土地”;喀什易地搬迁社区,党组织搭就业平台,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克州边境乡镇,党员巡逻队守边疆筑安全屏障。这些实践展现“实干为要”导向,通过建强党组织,让其成为干事创业“主心骨”。这种“党建引领 + 实干担当”模式,适用于全国基层治理,无论地域差异,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开创新局面。
党建红是激发活力的“催化剂”,让新篇充满创新动能。70 年发展也是改革创新史,乡镇党建需与时俱进。新疆不少乡镇,“互联网 + 党建”成潮流,党员线上学政策、群众线上提诉求;“党建 + 志愿服务”成风尚,青年党员在整治、惠民中冲锋;“党建 + 民族团结”成品牌,“双语课堂”“文化联谊”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般相拥。这些创新让党建更接地气,激活基层治理。基层党建不能墨守成规,需紧跟时代找结合点,用创新破难题,让党旗始终飘扬。
70年栉风沐雨,天山南北满是庆华诞、话发展的喜悦。党建红是新疆发展的“根”与“魂”,承载的“人民至上”“实干为要”“创新驱动”,为全国基层党建提供借鉴。新起点上,坚持党建引领,把初心落行动、使命扛肩上,定能让乡镇发展更有温度、速度、力度,为新疆明天、祖国繁荣写新篇章!(中共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党委 王鑫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