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白芍

白芍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均系栽培。

性味归经:酸甘苦,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跟,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性能特点:本品甘补酸敛,苦微寒兼清泄,入肝、脾经。既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又敛阴止汗、平抑肝阳,略兼清热,主治阴血亏虚,肝脾不和、肝阳上亢诸症,兼治体虚多汗等症。

[主治病证

(1)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2) 阴虚盗汗,表虚自汗。

(3)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急作痛。

(4)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养血调经多炒用,平肝敛阴多生用。

[使用注意]反藜芦。

[性状鉴别]

药材 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略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以根粗、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饮片白芍:多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切面微带棕红色或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炒白芍: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偶见焦斑。气微香。

酒白芍:形如白芍片。表面微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酒香气。

[显微鉴别]

粉末 白芍、炒白芍、酒白芍:糊化淀粉粒团块甚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1-35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纤维长梭形,直径15-40μm,壁厚,微木化,具大的圆形纹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