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探索一切,却唯独忘记了探索自己

看到一本书上说,大部分人都比较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认知和接触链的认知并不一致。

人类从原始社会时期就不断的探索外界,他们将动物饲养成家禽;将植物培育成庄稼;将脚步迈向世界各地直至宇宙。

我们了解万物的形成,四季的更迭,日月星辰的变幻,却唯独,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

希腊有句名言: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01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乐观很洒脱很勇敢的人。

从小到大,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扰乱我的心情,朋友也吐槽我太没心没肺。

我以为,所有的不快乐都只是暂时的,不会干扰我日后的生活。

直到高考失利,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

最难过的事情不是没有回报,而是付出和回报大大不成比例。

文理一分科,我就一头扎在学习里,周围的人回到寝室都在做题,那种氛围也让我绷紧了心里那根弦。

曾经幻想高中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到了高中才发现每天面对的都是考试和试卷。

特别清楚的记得高三那一年春节,整个市区就我们学校大年二十九才让回家。

过了年,初五就匆匆忙忙来到学校,开始复习,为高考做准备。

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努力了,觉得勤能补拙,只要勤奋一些,再勤奋一些,就不会太差劲。

可成功真的就是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运气吧。

一对完答案我就知道自己考砸了,而且是高三无数次测试以来最砸的一次。

成绩出来时,有人安慰我,有人质问我,有人很惊讶。

那天,我关掉手机整整发呆了一天。

班主任劝我复读,说了很多原因来表明第一学历的重要性。

可我最终还是决定不复读。

当时觉得再经历一遍相似的生活太煎熬了,我早就想脱离题海去体验新生活了,复读一年能提高多少分呢?我没有把握。

于是没有复读,上了一所一般的二本院校。

现在回想一下,是当时的自己没有勇气去复读。害怕成绩提升不了多少,害怕自己再来一遍后的成绩还不如原来的。

上了大学,我渐渐的融入新生活,尝试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

以为生活很充实,然而每当想起那次考试还是会难过,会遗憾。

为什么把最砸的一次成绩放在了高考?

如果我选择复读了,结果会不会更好一点呢?

会不会认识更厉害的人呢?

布雷默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原来我在一些小事面前会乐观,一旦在大事上出现问题,我也会很难放下。

我对自己的认知还是不够,自己的内心并没有那么乐观,也并不洒脱勇敢。

02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L小姐一直说她是个内向自卑的女生,想要改变自己。可是在我看来,她与内向自卑差的很远。

与不熟悉的人说话时能聊得来,不会不吭声显得场面尴尬。

身材样貌都不差,学习也很好。与人相处自然,态度和善。这怎么会是内向自卑的表现呢?

我觉得她对自己一直有着过低的评价,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你想要全面认识自己时,可以问一下身边的人。

“我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呀?”

“你们觉得我怎样啊?”

身边的人对你的评价不会抱有过多的想象,是根据你平常的行为做出的判断。

肯定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03

有时候,认识自己只需一瞬间。

最近在看毛姆的书《月亮与六便士》。当初它吸引我的原因只是一句话。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在金钱的诱惑下还能抬起头看月亮,这种心态让我很敬佩。

但也很奇怪,追逐梦想不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嘛!怎么会是厄运呢?

于是就从书中寻找答案。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放弃稳定的工作和优渥的生活,去追逐自己心中的画家梦。

他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想必也是认清了自己的那一刻。

当他放弃未成年的孩子和温柔的妻子时,我还对他抱有一丝同情。

然而我对他仅存的一丝同情很快就被打破了。

他生病发高烧,好心的斯特洛夫说服妻子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悉心照料,但是斯特里克兰一点都不领情。

在别人画室里画画却把主人赶走。我在他身上看不出一点人情味,看到的只是捉摸不透的性格和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

不过追根到底,他的改变,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画画的梦想。

斯特里克兰在中年时终于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却也失去了身边的人。

这也许就是大多数人不愿直面自己的原因吧。

中年人要承受的压力太大,要背负的责任太多。

所以即使发现自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会做出实际性的改变。

04

年轻人,我们没有太多束缚,我们有许多条路可供选择。

小时候妈妈让我学跳舞,我没有学。因为不喜欢。

尝试过学吉他,口琴,不过都是半途而废。跟没学一样。

也许是我不够喜欢。

那我究竟喜欢什么呢?

苦苦寻找的答案就在潜意识中:写作。

从小喜欢看书的我对于作家有着莫名的崇拜感。一页页纸一行行字带我走进了不同的世界。

我一直想,要是有一天也会有人喜欢我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就好了。

直到前两周,下定决心开始写作。

这个过程很奇妙,就像斯特里格兰抛弃一切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一样,我也可以用文字发表自己的感悟。我觉得自己找到了能够热爱一生的东西。

我们羡慕一些人活的简单纯粹,比如李子柒。也羡慕一些活的洒脱自由,比如三毛。却没有深究原因。

无非是她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对自己有真正的认知。

认识自己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打破自己对自己的定义,需要询问周围人的意见,也许要用漫长的一生,也许就在一瞬间。

如果你还年轻,那就趁年轻。

如果你人到中年,那就慢慢等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醒来 发现这世界不过是 我一念变现 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独 侵袭我 cold 望着熙熙攘攘人世间 不禁一笑 是谁开的玩...
    玥影夕夕阅读 1,677评论 0 0
  • 很有趣,遇见一群人: 抑郁症患者,名牌大学毕业生,总想玩的女生,受过伤害的人,自以为聪明的人,有很多经历的人,心里...
    李大仙儿的精神世界阅读 1,7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