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消寒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天冬至。从这一日起,开始了数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就春暖花开了。

为了记录这九个九,特画了“九九消寒图”,每天一笔,从寒冷点点滴滴靠近温暖,让自己真真切切感受一下时间的流逝,寒冷的离去。

期间,我会用心感受,感受自然的奇妙。记录下寒的温度,暖的温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百度百科:

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中国岁时风俗。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较后代简陋缺乏,寒冬也被视为威胁与惩罚而对天寒地冻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民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莫名奇妙漫长。当时中国人民为挨过漫长冬季,遂发明以数九等的方法消遣,以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而当时围着家眷数九亦被视为逍遥境界。

基本介绍

古代中国历法(夏历),将周天均分为365.24219日。五日为一候的,三候为一气(节),两气(节)为一月。这样将一个太阳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前半月称为节气,后半月称为中气,甲子纪年,60年周而复始(这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详细记载)。冬夏既立,冷暖必分,也就有了“三伏”“九九”之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甲子记日说)为初伏,三伏尽,由热逐渐走向凉爽,以此表明“热”的转化程度。“九九”以冬至为数九第一天,九天为一阶段,共九九八十一天,来说明由寒冷走向温暖的过程。消寒图便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历史来源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与数九的民俗密切相关。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消寒图,是汉族岁时风俗...
    欢喜地光中心阅读 12,512评论 2 5
  • 九九消寒图,中国岁时风俗。 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转过年的惊蛰后六天,共计九九八十一天...
    琳小晰阅读 12,131评论 0 2
  • “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时历演算 产生和流传 关于“数九”的习俗的...
    熊啊熊熊啊熊阅读 4,551评论 0 0
  • 第52天 今日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
    绿兔子000阅读 4,361评论 1 1
  • 我不知道现在是种什么状态,想写点东西,却又不知道如何下笔,有时候写着写着就莫名的烦躁下来,写着写着就忆起以前的时光...
    Flockmaster阅读 1,3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