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付费咨询:拆弹专家

盯着文档空白处的光标闪了两天,我终于在截止前夜敲下第一个字。800 字的复盘而已,至于让我像面对高考作文似的抓耳挠腮吗?后来才明白,我不过是被自己架在了火上 —— 既想把第一次收费咨询写得像英雄闯关,又想提炼出点能刻在石碑上的人生哲理。直到 deadline 的阴影漫过键盘,才突然笑出声:明明就是次新手村任务,何必硬要穿成铠甲勇士。

那是去年九月,星辰体系的第二次对练。当看到匹配列表里那个体系外男生的名字时,我还不知道这场咨询会变成冰火两重天的试炼。

他坐在我对面时,脸上挂着标准社交微笑,说出来的话却像裹着冰碴子。"我这人特厌蠢,没耐心,跟谁都处不来。" 他说这话时嘴角依然翘着,眼神却像在扫描劣质商品。我脑子里瞬间警铃大作:这人不会三句话就掀桌子吧?但职业素养(其实是强装镇定)让我挺直腰背,心里默念三遍 "我是咨询师我是咨询师我是咨询师"。

第一个 15 分钟刚过,我们还在信息收集阶段,他突然把笔往桌上一搁:"有点烦了,不想聊了。" 那瞬间我感觉血液都往头顶冲,像被按在水里时突然浮出水面,脑子里嗡嗡响却异常清醒 —— 这情形像极了拆弹专家突然看到计时器加速跳动。

电光火石间,我抓住他话里的绝对化认知,掏出 CBT 疗法这根救命稻草。套用苏格拉底提问时手都在抖,刚问第二个问题,让他反驳自己 "必须立刻得到答案" 的观点,他突然愣住了。几秒钟后,那副拒人千里的表情像冰雪消融,嘴角慢慢绽开个有点傻气的笑,像突然参透了什么宇宙奥秘。后来才知道,那大概就是咨询师们常说的 "洞见时刻",他眼睛里蹦出的光,比我第一次领到工资时看到的小数点还亮。

后面的剧情像被按下快进键。先前那个像刺猬似的男生,突然变成了耐心听讲的三好学生。50 分钟的咨询,在熬过最初的 "拆弹时刻" 后,快得像课间十分钟。结束时他笑着转账,备注写 "一杯奶茶"。对练的咨询本无需付费,但对方选择为我付费,而这还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场心理咨询对练。

突然想起初学咨询时老师说的:"有时候你手里只有锤子,但刚好遇到了需要敲的钉子。"

现在回头看,那场咨询漏洞百出。CBT 技术用得像小学生背课文,全程靠着对方的高觉察力强行续命。但就是那场算不上合格的咨询,让我明白所谓成长,不过是带着笨拙往前走。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的,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时,连宇宙都会帮你递锤子 —— 哪怕你当时只会用敲钉子的姿势。

敲完最后一个句号时,窗外的天泛白了。原来最好的复盘从不需要悲壮或深刻,就像那个男生最后说的:"张老师,您真的很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