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用的保险培训?

作为培训老师,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有价值的人生,不是拥有金钱、名誉或者更长寿的生命,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是你能够帮助别人,并能让别人拥有价值。”

培训的价值也是如此:帮助别人,让别人拥有价值。那培训如何让别人拥有价值?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培训是有用的培训。那什么是有用的培训呢?

在刘莉写的《缝合》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出去培训的时候,发现有的培训并没有教我们什么东西,但是我们很兴奋,那是因为开阔了视野,见到了优秀的人,打开了格局,我们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启动了发展的意愿。有的培训是教我们技能的,技能分为技巧和内功。技巧是术的东西,内功永远是你对这件事情的信仰。技能的提升如果能够上升到信仰层面才是真的厉害。”

这段话深深启发了我,我们可以把有用的培训分成两类:一类是启发意愿的培训,一类是技能类的培训。

第一类:启发意愿的培训。

这是比较务虚的培训,但很重要,因为这是能触动我们内心,影响我们认知和行动的培训。比如:目前抖音比较火的讲商业的张琦老师,粉丝已经破1000万,有20亿的点击量,听她的课真正能学到什么吗?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听她的课,我们开拓眼界,感觉很有趣很兴奋,她打开了我们不一样的认知,我们遇见了她这样一个优秀的老师。

启发意愿的课程在我们保险新人培训中也有设置:比如讲行业的、讲公司、讲寿功的、绩优分享等。以后也可以针对性地开发类似的心态类、激励类、自我管理类、分享类的课程。

第二类:技能类的培训。

技能类的课程包括技巧和内功,技巧类其实包括了知识类和销售类的课程。比如知识类的课程:保险基础类、金融财经类、法商类课程、产品知识等。销售类的课程包括各种销售技能技巧。技巧类的课程我们保险各类制式和非制式培训中都有开发。技能类的课程还包括了内功。

内功,就是我们在课程开发、课程讲授之外,对培训这件事的信仰。什么是信仰?我的理解就是:你相信它是真的,你做的这件事是对的,而且我们也经过了各项的考证,对这件事有深深的敬畏之心,我们照着做是没错的。

我们培训老师讲授的东西就是让我们的学员相信我们讲的是真的,照着我们所讲的去做是没有问题的。就像中国大陆第一个MDRT蹇宏所分享的,他刚加入保险行业时,老师告诉他:如果见一个陌生客户42次,就可以成交,他相信老师讲的,就照着去做,在见客户第37次的时候成交了。坚定相信,然后听话照做,最后就成功了。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刘莉老师说如果把技巧类的培训(也就是把知识类和销售类的培训)上升到信仰的层面,那才厉害,如何做到呢?核心是练好内功。结合培训经验,我总结了以下3点:

第一:要坚定相信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美好的未来。相信行业、相信公司。如果你让别人相信,自己先信。你如果让别人热爱,自己先热爱。

第二:做一个好学的人,多学习多输出,不断提升专业度。作为培训老师,在这个知识快速迭代的时代里,我们若不保持持久的学习力,那我们就很容易被掏空,所以要一边大量学习,一边又要整理分析总结,有计划的、有目的地输出。虽然辛苦,但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第三:培训一定要贴近市场和一线,保持高度的市场敏感度,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伙伴们在销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注同业的产品及各项政策。有机会可以跟伙伴一起拜访客户,保持高度的敏感。这样我们开发的课程,讲出来的东西才接地气,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做到以上三点,相信我们的自身就会不断强大,我们的认知、格局和视野才会拓宽,我们对自己讲的东西才会更自信,更相信。

讲课的时候,虽然是知识技能类的课程,但我们会把这种坚定的信念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形成一种令人信服的影响力和强大的磁场,进而去影响或者改变听课的伙伴们,让他们相信老师讲的是真的,是对的,愿意听话照做。我想这就是上升到信仰层面的培训。

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点燃信仰的明灯,坚定前行的道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