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机》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

永澄老师最近分享了一个他如何让女儿好好吃饭的故事,大意如下:

我观察到doubling不喜欢好好吃饭,但是她喜欢看奥特曼,于是我就定了一个规则:如果doubling好好吃完饭,就可以多看20分钟的奥特曼。

最近在看《内在动机》,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外在奖惩伤害内在动机。”,我不禁疑惑:

20分钟的奥特曼(外在奖励)难道不会伤害doubling吃饭的内在动机(比如因为饭菜的美味可口而吃饭)吗?

我带着这个困惑到书中寻找答案,在书中的第P71页,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表扬可以明显是非控制性的,也可以明显是控制性的。

难道永澄老师用的是非控制性奖励?那什么是控制性?什么是非控制性?还是P71页:

当年运用赞美时,一定要注意你的意图。你是在鼓励别人做更多事情,还是在巧妙地控制?

永澄老师的意图实锤了,就是要控制女儿吃饭的行为,要好好吃饭,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要在客厅里乱跑。

我更加迷惑了,难道永澄老师是明知故犯?继续寻找答案,还是P71:

赞扬、奖励、界限,如果你想用一种不破坏内在动机的方式运用它们,就必须尽力减少控制性的语言、控制性的方式,以及你自己控制他人行为的意图

永澄老师可能使用了非控制性的语言(P45有个很好的例子)?永澄老师肯定不是这样说的:“doubling,如果你不好好吃饭,就不能看奥特曼。”

永澄老师可能是这样说的:“doubling,我知道,有时候你只是随意丢下饭碗在客厅里跑一下,这确实很有趣,但是这会影响到你的消化刚刚吃下去的食物。好好吃完饭,就可以开心地看奥特曼了。

总感觉还是有问题,这时我突然看到界限这两个字,从另外一个视角上看,永澄老师的这个方法可能是给自主设定了一个界限

吃饭的时候不能乱跑乱闹,就像上课的时候要遵守课堂纪律一样。

什么是界限?继续寻找答案,P107页:

支持自主与纵容是两回事,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尽管如此,人们常常把支持自主的概念解释为让他人随心所欲。

我的朋友不是支持自主,他这是纵容。他没有设定界限,在管理行为后果时也不一致。结果,他不但没有想得到他想要的行为,而且干扰了女儿的内化和社会化。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永澄老师的做法,永澄老师是在给doubling的自主设置界限,如果doubling越界了(不好好吃饭),就需要承担越界后的后果(不能看奥特曼了)。永澄老师果然还是永澄老师啊。

最后,我从《内在动机》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奖励还是界限,我们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重要的是要在理解孩子的情况下做到这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