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7.21小暑十五日/四张机·珍珠婚寄怀  //小暑·夏景·夏意(十五)

      题记:卅载磨沙,化作泪痴,珠胎暗结,碧波漾湄。柴米油盐,烹煮晨露,沧海烟霞,洗浣鬓丝。照影菱花,双璧渐老,回春锦瑟,一弦相知。菱枝纵有,风涛侵蚀,明月怀中,玉未转移。 

四张机·珍珠婚寄怀

      一张机。春蚕暗度玉梭飞,红绳绾就同心髻。画眉窗下,莲舟并蒂,初见少年时。 

      二张机。寒窑共剪夜阑西,燕衔新泥筑春堤。卅载光阴,织成素锦,风雨未离枝。 

      三张机。菱花镜里抚青丝,沧浪濯鬓霜痕漪。磨沙成泪,蚌胎深锁,珠魄渐盈卮。 

      四张机。涛声依旧月轮迟,掌中纹刻三生媒。光凝沧海,圆融世味,皓首照清痴。 

              蚌书:珍珠婚札记

      珠宝鉴定师的放大镜下,三十年珍珠层层叠叠漾开微光。那核心处隐约的暗点,原是三十年前一粒粗粝的沙——当年棱角分明的争执,各自锋芒毕露的意气,竟被岁月以温柔分泌层层裹覆,渐渐磨成温润的核。珍珠的奇迹,始于异物入侵的痛楚;婚姻的圆融,恰在包容了彼此的粗粝。

      西方将三十年婚期喻作珍珠,取其稀有珍贵;日本名曰“真珠婚”,视其光华为圆满象征。中国古礼虽无此名目,却早有珠玉之喻。《礼记》云:“玉不琢,不成器。” 婚姻如切如磋,何尝不是将两颗心的棱角渐渐琢成合契的弧线?明代珠市喧嚣,秦淮河画舫间,多少珍珠缀于美人云鬓,见证盟誓。如今珍珠婚之名风行华夏,恰是东西文化月光交汇于一枚蚌壳之内,照见人类对情爱坚韧的普世期许。

      家中樟木箱底,躺着一枚褪色锦囊。内里藏一束以红绳系结的青丝,旁卧一条人造珍珠项链——新婚时窘迫,他赧颜赠我此物,灯光下倒也流转假借的浮光。后来生计艰辛,真珠首饰早被送入当铺;又几年宽裕,他携一串浑圆南珠归来,我却只常戴那条旧的人造珠链。假作真时真亦假,珍珠真义,原不在价签数字,而在赠予者掌心汗湿的温度与岁月包浆的深情。

      今人庆珍珠婚,多赠莹洁首饰。然而珠光最动人的时刻,并非陈列于丝绒之上,而是贴着肌肤体温、随呼吸微微起伏的瞬间——正如婚姻华彩,终要落于晨昏琐细处。柴米油盐的烟火熏染,养儿女的忧劳催生的华发,皆似珠贝分泌的霰石结晶,将平凡日子层层包裹成不可复制的虹彩。

      当沙粒刺入蚌肉,疼痛催生珍珠质;当生活粗粝磨人,温厚成全了光阴的圆润。所谓珍珠婚,不过是蚌用血肉之痛写给海洋的情书——那些被包容的棱角,终在暗处酿成了光。

      老友来访,见我案头珍珠与青丝并置,笑问何不换新首饰。我指窗外一株老梅,虬枝盘曲却花开如雪:“沙粒磨成珠,岁月雕作纹。最坚韧的光泽,原是痛苦与时间联袂的签名。”

              2025.07.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