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先生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的第一章首先提出的概念是~再设计,这也和它的核心概念Reformation是一脉相承的。把平常的物品的设计再做一下,把熟悉的东西看作人生之初见般的去体验,拨开雾状的熟悉感觉,修正和更新对物品实质的体验。
从零开始搞出新东西是创造,而将已经存在的东西进行重新设计是创造的更上一层楼。我们自以为非常了解的身边的熟悉事物,我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就越不准确。就像你对身边相濡以沫二十年的妻子或者丈夫,你认为完全已知的人物,是否真的尝试过用未知的眼光去探索她呢?
书中建筑师坂茂对卫生纸进行了再设计。
传统设计的圆形纸卷转起来轻松顺畅,一拉“嗖嗖”的。每次被拉出来的纸,一定比你实际需要的多。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坂茂对卫生纸的再设计:用方形管形设计的纸卷芯,上面的纸卷成了方的。拉出来时会费力的发出“咔哒哒”的声音,由于这种阻力,起到了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并传递了节省的信息。包装上也是,圆纸卷间隙较大,方纸卷能紧紧的挨在一起,节省了运输空间。
好的设计是具有批判精神的,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传递出对文明的批判。这样貌似简单的设计,却将我们眼中的“平常”又往前推了一步。平常事实上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地方。
比如我们日常的被套,经常是大小均匀排列的重复花纹,而在使用中却存在区分头部与脚部,贴肤和表面的问题。貌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扰着很多人的日常。再设计就是要解决一直存在,但是永远被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用明亮的眼睛看待平常,得出设计新思路。
一切塑造我们生活环境的物品,毛巾、牙刷、眼罩等,都是由颜色、形状和材质等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些东西的造型应该交给理性和明确的意识。设计的实质在于发现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试着去解决的过程。再设计是对设计语言进行再审视的最自然、最适当的方法。而我们日常理解的艺术,更多的只是个人意愿的表达,是发现一种新的人类精神的行为。把艺术和设计结合,或者把艺术和设计隔离都不是作者感兴趣的事情。搞清楚二者的区别,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才更加的有意义。
世界现在急需一种能在每个层面上灵活处理事务的意识:经济的公平、资源的保护、环境的和谐、想法的相互尊重。设计师的才华就是以一种崭新的眼光,时时处处重新审视这些日常环境,把已经熟悉的世界、环境、人类、物品,进行重新的审视,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就处在未来的中心,它从日常生活的每个角度,一点点地向我们揭示自己。新的事物将如波涛般向我们袭来,我们需要的只是谨慎、细微的观察这个世界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