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件事,先做一个垃圾出来,别内耗!

临近期末,事很多,多到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又突然接到写支教鉴定表的通知,鉴定表里包含了支教总结,我最不擅长写这类东西。

可下周就要放假了,必须尽快写好,拿去受援学校签字盖章。

我很着急,心想先做鉴定表吧,这个最紧迫,可怎么做呢?我毫无头绪。

算了,还是先写教学反思和总结吧,班主任手册也还没有完善呢,哦,天啦,支教的简报也没有写好,还是先写鉴定表吧……

我一会儿想做这个,一会儿又觉得应该先做那个,结果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什么都没有做,一晃一个早上过去了,我还是什么也没做。

于是,我变得很焦躁,很烦闷,很痛苦。

很多事就是这样,越是迫在眉睫,越是手忙脚乱做不好。

一个人清闲无事的时候,内心会很柔和,会不由自主地涌出浓浓的幸福感,而一旦忙乱,一切会大不一样。

时间浪费了,事情没做,心情很糟糕。心情越糟,越无法静下心来做事,形成恶性循环。

近中午十一点半,我依旧陷在这种无止境的内耗里。

突然,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话出现在我的脑子里。

他说:“准备去做一件事,就先做一个垃圾出来,然后再不断去调整完善。别想着一次成功,有垃圾就有变废为宝的机会,不制作垃圾,就只有拖延和焦虑,能缓解焦虑的只有行动。想做什么就去做,别东想西想,别内耗自己。”

这段话像一束光,驱散我眼前的迷茫。我坐下来,一点点敲击我的支教总结,用整整一个中午的时间,我写出了一份完整的总结报告。

那一刻,我如卸去千斤重担,浑身轻松。虽然那份总结还很粗糙,需要调整和修改,但相比之前什么都没有强多了。

王阳明曾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犹豫不决,想东想西,只有行动才有结果,光想不行动,就永远不会有答案。

做不好没关系,不会做也没关系,先做一个垃圾出来。不要让畏惧和空想阻碍脚步,蹉跎时光。

而做这个垃圾的过程实际就是积蓄力量,不断成长的过程。

有位作家曾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行动才是缓解焦虑的解药,而行动最好的时机是此刻。

把行动交给现在,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每一个当下吧。结果自然会不远千里向你奔驰而来。

“当下这一刻起,拒绝内耗,做行动的巨人。只因,命运,不会偏袒任何人,却会眷顾一直朝着光亮前进的人。”

借《人民日报》这句话与君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