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胡扯闲谈|Product Hunt,迅速蹿红背后的个性化尝试

[来自写字的家伙:不怎么胡扯的一篇胡扯闲谈,所以放在这里了。主要是只剩下半小时写字时间了所以不会展开谈,各位可以自己玩味。。。]

主人:不换头像的新创狂热者


我在2013年初的时候知道了Ryan Hoover,好像是因为在搜一些资料的时候找到了他博客集上的文章。

他当时做了个叫Startup Edition(或者Founder Editon)的集合,每期提出一个跟创业有关的问题,然后邀请几个创始人来写篇命题作文。参与的人也非常积极地,按照各自不同的风格分享经历和心得,所以每次推送的内容都很高。

比如下面这个主题。邮件是意外保留下来的一封,因为当时和他讨论了下其中的问题所以没有清理:

总而言之,在开始Product Hunt的伟大航路之前,他作为一个游戏程序员(未严谨考证)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团体,并且通过个人的博客和这样的聚合资源型项目建立了比较大的影响力。

关于影响力, Ryan本人也曾在一篇自己的文章里提过,要建立网络影响力的一个注意点是要选择非常能代表本人的网路头像,而且不要换,坚守这个品牌,这既是本段小标题的由来。他当时还用了自己在不同社交网络的头像截图来举例子,但我实在找不到当时那篇博文了。

社区:蜂拥而至的协助

成语用错了。

我在很早前的对Mapme创始人的访谈中,曾提过他的上一个项目Israel Startup Map的情况,当时也是在使用者变多后,有志愿者跑来开发了移动端。

Ryan得到的协助更多,在早期公开版的PH(只在每天通过邮件递送链接)出现后,不断有社区成员协助开发各种工具,比如chrome上的PH插件,product hunt leaderboard, 后来还有人推出了Tinder for Product, 以及拯救落选应用的应用等等。

我印象最深的是很早就出现了的chrome 插件:

每次打开新标签页就会出现今天的产品们,图片流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比起只能从邮件中看到,或者点击链接进入网站再看图片的体验要好得多得多。

他们近期对这个标签页应用做了一些调整,效果见仁见智。

在PH大热后,不断有更多人开始围绕product hunt开发产品(比如上文提到的拯救落选应用),不过这就和早期单纯地为这个项目帮手有微妙区别了。

特色:开放直接的对话

1)邮件推送前的消息(以及广告)

正如我经常在每篇文章前加[来自写字的家伙]一样,创始人在一开始推送Product Hunt的邮件们的时候就会在每期的链接列表上方一段加自己的话,或者感想,或者推荐好友等。

后来那一部分经常加一些公司的招聘启示。 这一点深得周思博(on software的那个)真传,因为会订阅当时还算小众的这个邮件的都是非常关注新产品的一批人,在招聘上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后来就是众所周知的大热,在那之后,邮件的那一部分就像你现在看到的这张一样,由当日的主题集合(今天是book club)和一个小广告组成。

2)Meerkat 上直播的产品预览

各位可能已经在TC上看过这张图片。这是Ryan在Meerkat(近期大热门)上预览即将推出的PH Collection的移动端功能。

虽然他之前也经常直接就产品调整进行社区讨论,但对于很多创始人来说,在Meerkat上直播一个还没有推出的产品还真是一个比较有guts的尝试。

以上就是本期伪胡扯闲谈

[注:本文于3月31日通过公众号发布(链接为原文)。 目前正在往这里搬的是过去的文章。微信用户可以关注taipoint的公众号,非微信用户可以关注推特@taipointfun,或者TNW Index上的档案(在逐步建立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本讲述Product Hunt如何凭社群成功的书即将出现。 微妙的是,这个由一个兴趣项目起步,完全靠社群成员推动...
    钛点在简书阅读 11,390评论 2 10
  • Product Hunt,目前国外非常火的互联网产品分享平台,用户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产品,只需附上对应的产品名称、...
    SherlockButcher阅读 2,771评论 5 17
  • 上文说每个原子都带有磁场,为啥物体不带磁场呢。接下来说原子的磁场吧。 原子内部,电子之间是有斥力的,而原子和原子之...
    茶树菇打僵尸阅读 1,739评论 0 0
  • 此时的彩霞 将云朵染了又染 小雀在松枝下 顾影不前 夕阳将思绪拉远 拉远…… 依稀也是一大片橙色的云 笼罩着如黛的...
    梵利阅读 21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