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考、选考中行进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7年的第一次学考、选考完成了。

关于学考、选考的含意,这里就不赘述了。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说明还不必懂。

小A的儿子小小A作为一名高二学生参加了这次盛考。(本人以为有盛会,就能有盛考,哈哈。)

盛考什么感觉?没有亲历过的人是不理解这种气氛的,只有同道中人才能惺惺相惜。

无论是口头说着“没事,没事,一切照常。”还是碎碎念“小心、细心。”其实内心都不同程度的忐忑。这么说吧,不至于千钧一发,但类似于绣花针落地。

小小A去年经历过一次学考,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学考。小A清晰记得那次的情景:

那是去年10月。学考临进,小小A如临大敌,每时每刻都像在思考什么。每晚进门见面时的一句“爸爸妈妈”也不似往日那般爽脆,而是仿佛瓮里传出一般。

小A很能理解这种状态,人在压力之下,会调动所有的精力指向目标,自然会疏于对周围的关注。

小A回想起自己高中时代,那些个看似沉默少语的同学,本以为他们生性内向,多少年后,同学会上居然个个热情洋溢、判若两人。应该就属此类现象。

想起那次学考前父子俩关于早餐吃什么的对话,小A现在都忍不住想笑。

明天早上吃什么?小小A问。

你想吃什么?小A笑盈盈地回问。

学考前夕,早餐不要吃的太油。小小A一本正经地说。

好的。小A在心里说,这小子认真起来也够可以的。

新高考把高考的单次压力分摊到了此前的两年,学考让孩子在高一时就真切地嗅到了高考的味道。他们心目中觉得,既然和高考搭边,那肯定重要。

小A不禁想起去年国庆节,第一次学考前夕,小

小A和外婆的对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国庆节过了要期中考试了吧?外婆问。

不是,先要学考。小小A答。

学考是什么?

学考就等于命。小小A说。

小A心里一惊,他把学考看得这么重啊。又一想,这小子急于说清一种感觉时,往往一不小心就用力过猛、言词夸张。

那高考算什么?小A顺势问道。

高考就是命中的命。他答。

好吧,谁也不是生下来就能举重若轻的。举重若轻是在一次次举重的过程中水到渠成的。能力长了,见多了,经历多了,内心强大了,此时举彼时的重自然若轻了。

人的一生中,很多过程是必经的,没有捷径可走,谁也不能代替谁走。这样走或那样走,都需要个体尊重自己内心,脚踏实地去走。

等到一个过程之后,若谈起,我们会说:彼时重的感觉是真实的,此时若感觉是轻的,也是真实的。尽力而为、顺其自然,缺一不可。

去年10月学考期间,小A看到有家长在群里发校门口实况照片,警戒线拉起,旁边的路禁止机动车行驶,空空荡荡。

那次考完试坐在回家的车里,小小A说:最爽的是每次考完试后同学们在一起疯狂地对答案。

对了的同学欣喜若狂,错了的同学捶胸顿足,大呼小叫也不奇怪。

小A突然想起小小A之前说过的话,高中生一直淹没在课本如诗如画的句段里,所以平时相互间对话能多白就多白,直来直去,不加修饰。

哈哈,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平衡呢,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调节能力。

秋假后就是期中考了噢。当时在车里,小A随口对小小A说。

经历了学考,现在对我来说,期中考就是一粒沙。小小A微微一笑。

好吧,一粒沙。

小A知道小小A的表达又用力过猛了。但是他也明显感觉到了“经历过”所带来的不一样。

是的,举重若轻,离不开一次次的举重。学习,不仅是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成为一个内心舒展、收放自如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行进在学考、选考中,中国式父母和中国式学生一起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和好朋友一起坐车回家,我们是同一所小学,初中。现在一起念高中,她和我说她们班里有一个特别有才的女生,语言表达能...
    七七小仙女阅读 3,878评论 1 6
  • 在The One里待久了,偶尔就会看到一两本推荐的书,《皮囊》就是其中的一本,因为白岩松、韩寒和刘德华等人都极力推...
    思索_BeautyLin阅读 3,355评论 1 6
  • 1、在过年的7天中,我打算做一些什么自己之前完全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学打牌。 从小到大,过年...
    大瑞RayD阅读 1,534评论 0 1
  • 1.今天是2017年5月13日,距离造价师考试还有160天。 2.造价师考试一次性通过大概需要400个小时。 3....
    蛙兄101阅读 2,990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