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锦衣卫”之谜

明太祖朱元璋戎马征战十几年,终于建立了大明政权。但是,他不放心那些帮助他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于是他设立一个叫做“锦衣卫”的特务机构,专门监视,侦查大臣的活动。大臣在外面或者家里有什么动静,锦衣卫都会打听得一清二楚。谁被发现有什么嫌疑,就会被打进牢狱,甚至杀头。朱元璋在位的三十多年间,特务多如牛毛,遍布街坊路途,严密监视着野内外、文武百官活动。人们防不胜防,整天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吏部尚书吴老还乡, 朱元璋,派特务到其家乡暗访。见一老人似农民模样,上前问道:“这里有个吴尚书吗?”老人答道:“吴琳便是。“朱元璋听了报告,才算放了心。

太子的老师宋濂,为人小心谨慎,但是朱元璋对他也不放心,暗访中处处监视。一天,宋濂在家里宴请友人。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盘问他请了哪些人?备了那些菜?宋濂照实回答。朱元璋点头表示满意。 原来,头一天锦衣卫的人早已监视宋濂的活动了。

后来,朱元璋称赞他说:“宋濂侍候我19年。从没说过一句谎言,也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这是个贤人啊!”可是,胡惟庸案发生后,宋濂的孙子宋慎被人揭发是胡党,朱元璋遂派锦衣卫把已经告老还乡的宋濂从金华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处死。幸亏马皇后说情,才下令赦免其死罪,改罚充军到四川茂州,七十多岁的宋濂禁不起折腾,再加上路上劳累,走到半路就病死了。

过了十年,又有人告发功臣太师李善长,说他当年和胡惟庸关系密切,却明知其谋反而不检举揭发,采取观望态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结果,七十七岁的李擅长及其金家七十多口全部处死,连朱元璋亲自赐给他的两道免死铁券也没有帮上忙。接着,朱元璋又一次追查胡党,处死了文武百官及其亲属一万五千多人。

过了三年,锦衣卫又告发凉国公蓝玉谋反,说他和曹震等计划在朱元璋外出打猎的时候乘机劫驾。朱元璋得此信息,即命锦衣卫发浜逮捕。蓝玉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妻弟,是洪武后期劰主将领。他手下有骁将十几人,威望都很高。蓝玉作战非常勇敢,立下赫赫战功。但他自恃功高、骄横腐化,此番趁机将蓝玉一帮统统缉拿殿前,朱元璋亲自审迅,然后交由刑部酷打成案。蓝玉被砍头,其三族全被抄斩。凡与蓝玉有接触的朝臣,列侯通籍,坐党夷灭。此案先后诛杀一万五千多人,把军中功高位显的元勋宿将几乎一网打尽。

朱元璋不仅用锦衣卫控制人们的言行,还大兴文字狱控制人们的思想。因其出生贫苦,又当过和尚,所以很忌讳人们提他的出身经历,怕人们指桑骂槐地讥讽他,他特别注意臣僚们的言辞奉章,刻意寻找有否挖苦自己的地方。杭州府学教授徐夔的《贺表》中有一句“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的话,本来是在歌颂朱元璋,但朱元璋认为“光”是“秃”意,是在说他是个秃子,讽刺他当过和尚;又认为“则”音近“贼”,是骂他作过贼,当即下令将他处死。此类冤狱,不胜枚举。

这样一来,朝野文人开口怕锦衣卫,提笔怕文字狱,出现了人人自危的恐惧局面。朱元璋却是高枕无忧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