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应该蹦极

对于这个大家熟悉但可能没有尝试的活动,让我们来一探究竟,但本文不打算介绍去哪里蹦极好,怎么蹦,要做什么准备。因为,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的时候,决心和顺从决心的行动是这件事情的关键,而接下来,就是这句话,万事皆备于我!

从微信群的焦虑说起

你可能加入很多群、认识的不认识的、熟悉的不熟悉的、活跃的不活跃的,好像认识好久生活共话好久一样。每天很宅的生活,让自己觉得这就是你周围的全部,你们探讨过很多话题,去海边玩,三亚比马尔代夫好很多这样的话题争论。你最想挑战什么,爬个高山、大海冲浪、攀岩等,发表着自己的憧憬,好像要要真的去做一样。可不去做,也没人责怪,因为大家都一样,更没人说你是嘴上功夫。只是生活一直在继续,内心的小波澜始终在荡漾,想一想的冲动和算了吧的停滞就是这微信群里的焦虑,它始终存在着。

于是,大部门人出发了,说要去游玩要去野外,以蹦极为例,同行准备跳的人先砍去50%,交完钱做完身体检查的又砍掉50%,准备好装备工作人员撒手的时候又退缩50%,后来发现,跳下去的就是自己了,而这个事又像诸多事情一样,层层过滤后坚持下来的,就那么几个人。

为什么要蹦极

要理由呗,就好好找一找,不做一件事情我们通常以借口推辞,可做一件事情也是因为借口推动啊!光就朋友圈里发个照片就足以秒杀那么多“朋友圈里的活动”,更何况认大家都会给自己点个赞。从此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勇敢、行动、果断的人,至少会增加大家对你这方面的认识,自己荣誉感和骄傲感又极大满足。又或者你的新年愿望清单里本来就有着一项,完成自己的愿望清单是多少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增加生命厚度和人生体验。实在不行,在下次朋友百无聊赖谈论的时候,拿出来这个事吹逼也是可以的。


更深层次的借口需要更多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什么,都会成为你的获益也即理由。你会体验到多层决策,大概是这么一个过程,你很想蹦,只是你大脑一个区域称之为冒险区,而你另外区域是为了保护你不让你做这个决定称之为安全区,更有羞耻区,因为朋友们都看着呢,不跳,以后怎么混,而四肢区这个时候就发软,面目表情区做出惊恐之状等等。所以,从蹦极这个决策看,我们的很多决策都是很多大脑区域较量的结果,真蹦下去了就是冒险心战胜了安全心,羞耻心战胜了恐惧心,反之亦然。

逻辑推理战胜原始情感,人天生就有恐高,这是在进化的时候祖先让我们免受悬崖高处的危险,这是生存的保障,可现代社会不一样了,没有悬崖的危险可原始的生存策略天然的存在,要想做出这样的行动,就必须一步步胜出。所谓,理智战胜情感,思考慢战胜思考快,明白了这一点,对于诸如减肥、戒瘾等问题也可以按此思路来作为行动指南。

强化决策,就如同一个小故事,小明第一次跳楼没摔死是因为身体好,第二次没摔死是因为幸运的姿势,第三次没摔死就是因为他已经习惯没摔死了。如何做出超出自己舒适的决策,办法就是多次做、不断地强化做,蹦极多了,你就不会有恐高了,慢慢习之成性。

所以,蹦个极,也要蹦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降下那颗北极星, 在这片海域的尽头, 落叶飞回树梢, 红日从西边升起, 泥沙中涌出的浪花, 奔向大海。 缘来缘去,...
    北海源阅读 10,530评论 232 312
  • 昨天是十一放假第一天,早晨阳光撒在脸上,很温柔,偶尔伴有微风,很凉爽。十一假期的心情不言而喻,那就是哎!十一上班的...
    烟花雨荨阅读 1,5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