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定神闲“慢慢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期待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特奥·康普诺利的《慢思考》给我带来启发。

小时候性子慢,没少被急脾气的妈妈教训,后来慢慢变得有点毛毛躁躁的。

怎么回事呢,慢性子本身做事慢且细,思考细致而动,有条不紊不至于乱中出错。

和急脾气的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受影响,手里的一件事还没完成,马上又被叫去做其他事,本想着一心几用,结果每件事都完成得不尽人意。

就这样这个坏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移动设备还没像今天这么普及发达的时候,由此引发的坏处还没完全体现出来。

而今,可以让我们持续在线的设备实在太多了,信息高度超载,生活节奏虽然越来越快,思考效率却越来越低了,对很多事情的思考全部停留在表面。

于是变觉得自己变笨了,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大脑聪明起来呢,书中给了三点建议,分别是离线思考、批量处理和恢复睡眠。

1、离线思考

在做一件事情时,每切换到另一件事情上,大脑都需要6至7秒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大大的分散了注意力,也使大脑处理的难度和强度越来越大。

我这种几件事情同时去做的习惯,非但没有让我的大脑进行有效的深度思考,反而严重影响到我做事的效率,于是我尽量减少干扰项,在工作的时候关闭朋友圈,卸载掉淘宝、微博这种特别容易陷进去不停刷的软件。

但在做重要的事情时还是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彻底离线,专注的去完成这件事,让自己的大脑的生产力充分提升起来。

这就是很多人选择抽一定时间隔绝一切进行冥想一样,挖掘思考事物的深度,能让事情做的顺利起来。

2、批量处理

无论工作或是生活中总会有各种事情接踵而来,很多时候大脑会处于多任务并行状态。我们不断地切换任务时,大脑就会超载,如果长时间这样运行下去,只会增加错误概率,降低做事效率。

连续不受打扰的同样长的时间专注做一件事,能让你的效率提升10倍。

批量处理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重要任务一次性处理 ,避免因为切换影响效率。如果实在无法完成,可以将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找大块时间一一处理。

2)密切相关的任务合并处理,同类型的任务放在一起处理,出错概率相对小很多。

3)琐碎的任务集中处理,比如回复邮件、短消息,收拾桌面,可以攒到一块集中解决。这样才不至于让琐事打扰到关键的事。

3、恢复睡眠

优质的睡眠能给我们的大脑补充充足的能力,让我们在一天的工作中精神满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人的大脑也同机器一样,加满油充足电才能快速运转。

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可以尝试一下三点:

1)白天多做一起身体上的运动,精神疲惫而身体轻松并不容易入睡。

2)晚餐别吃太晚,睡前三小时之前就不要进食了。

3)设定就寝闹钟,如同起床闹钟一样,按时作息,请关闭手机。

做到以上几点,做事不必再手忙脚乱,分散那点可怜的注意力,气定神闲的一步步做好事情,其他人看起来也会觉得不明觉厉。

感谢大家的阅读,能对您有所启发是再好不过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