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第九章,日瓦戈写的札记里的一段:

   “我做了一个杂乱的梦,那种一醒马上就忘的梦。梦忘得干干净净,意识里只留下惊醒的原因。一个女人的声音把我惊醒,我在梦中听到空中响彻她的声音。我记住了这个声音,在记忆中复现它,挨个儿回想我所熟悉的女人,想找出具有这种浑厚、低沉和圆润嗓音的人。她们当中谁也没有这种嗓音。我想,也许我对冬妮娅太习惯了,所以我的听觉对她迟钝了。我设法忘记她是我的妻子,把她的形象置于足以阐明真理的距离之内。不,这也不是她的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现在也解释不清。

   顺便说到做梦。通常都认为,白天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夜里就会梦见什么。可是,我的观察恰恰相反。

   我不止一次注意到,正是白天恍惚看到的东西,不明确的思想,脱口而出而又不引人注意的话,夜间便化为具体的形象返回脑子里来,变成梦的主题,仿佛特意前来偿还白天对它们的怠慢似的。”

   帕斯捷尔纳克的观察是准确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确是个错误的常识。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等于日瓦戈所说的“我对冬妮亚太习惯了”,结果当然只能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了。

   日瓦戈认为这个声音应该是妻子冬妮娅的,是不是对妻子太熟悉了,反倒听不出她的声音?他在谴责自己,因为他明白这个声音的意义。他应该爱冬妮娅,他只能爱冬妮娅,在理性、伦理、道德之下,他没敢去看清楚自己对拉拉的爱情,正在蓬勃的生长。

   这个声音当然是拉拉的。

   从莫斯科千里迢迢逃难到远东,所见所闻,都把日瓦戈往这条路上推去。他没意识到,为什么当初反对到尤里亚金,为什么在旅途中会因为瀑布的声音稠李的味道感到一种幸福,为什么看到妻子在熨东西,自己会想起了什么。

   帕斯捷尔纳克费了好多笔墨来做这种铺垫。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他也会不厌其烦地叙述他的语言,目的就是为了让主人公捕捉那“恍惚看到的东西,不明确的思想,脱口而出而又不引人注意的话”。比如下面一段对话:

   “现在请回答我一个问题:格里鲍耶阳夫是哪一年逝世的?”

   “他好像生于一七九五年,但哪一年被打死的就记不清了。”

   “再来点茶?”

   “谢谢,不要了。”

   “现在有这么个问题。告诉我,奈梅亨和约是哪一年和在哪几个国家之间签订的?”

   “得啦,列诺奇卡,别折磨人啦。让他们消除消除旅途疲劳吧。”

   “现在我想知道放大镜一共有多少种,影像在什么情况下是真实的和变形的,又在什么情况下是正的和倒的?”

   “您哪儿来的这么多的物理学知识?”

   “尤里亚金有位杰出的数学家。他在两所中学——男校和我们那儿上课。他讲得多好啊,多好啊!像上帝一样!有时候都嚼烂了才放进你嘴里。他姓安季波夫。同这儿的一位女教师结婚了。女孩子们都为他着了迷,全爱上他了。他自愿上了前线,从此就没回来,被打死了。有人说仿佛上帝的鞭子,上天的惩罚,这里的斯特列利尼科夫委员就是复活了的安季波夫。当然是神话了。不像真事。可是谁又说得准呢?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再来一杯吧。”

   爱情的产生,正如这段对话,大量的事务性的,琐碎的信息中,一个名字,一个声音、一种味道,爱情坚定而平静地走来。如同在许多人的想象里世界末日的到来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其实又是一个误解。昆德拉的想象是“再没有比末日更平静的东西了”,只怕更接近真理。

   据原著改编的电影《日瓦戈医生》,最出色的是主题音乐。真挚深沉而又含蓄婉约,热烈而哀伤。是缓缓的河流,穿过乌拉尔山,穿过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所有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都是它转瞬即过的背景。模糊散乱的主题,慢慢地变得清晰。这正是日瓦戈和拉拉的爱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人之死 回声会像小鸟一样答复我。 ——鲍•帕斯捷尔纳克 他独特的嗓音在...
    三山之山阅读 1,358评论 0 4
  • 1 刘二妮做了一个梦,梦里她走在一条长长的隧道里,蜿蜒曲折的看不到尽头,她走啊走,走啊走,走得自己开了线的红布鞋不...
    恶童阅读 686评论 5 2
  • 一 夕阳很温暖,像将灭未灭的炉火,温存的照耀在拉里和金妮的身上。 他们俩蹲在拉里家后院的草坪上,周围堆满了玩具。 ...
    呼啸山庄庄主阅读 402评论 0 0
  • 前言:最近在找工作,得知大润发旗下的飞牛网在招聘产品经理,便产生写此报告的念头。一来可以当一块敲门砖,二来让自己了...
    流川枫爱苍井空阅读 2,084评论 0 3
  • 青春的花季,我们早就失去了天真的童稚,蜕变为高傲的蝴蝶。阳光依旧,我们一直都在努力。——题记 十五六...
    梅暖呢呢阅读 329评论 0 4